狗坐 文/苏承慧 古代汉语里有一种语言现象叫名词做状语,典型例子是《聊斋志异·狼》中的文字:“其一犬坐于前”。原文的意思不是说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屠户面前,而是说,其中的一匹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面前。 名词做状语,这种语言现象在洪洞土话里也存在着,比如“狗坐”,其内涵近于《聊斋志异·狼》中的“犬坐”,不过形容比划的对象不再是狼,而是人,尤其以小孩子居多。狗坐在地上时,昂首平视,前肢拄地,后肢自然蜷曲,臀部坐落其上,一副自在得意状。隆冬时节的夜晚,年节将至,小孩呆在热气腾腾的炕头上,看着大人在地上忙碌,想去帮忙而未获批准,便一个人无味地变换着各种坐姿打发时间,“狗坐”就是其中之一。小孩“狗坐”时,得意未必有,自在肯定在。 名词做状语的例子在现代汉语里有许多,表示的基本都是动作的方式、手段、状态。从构词情况来看,大体包括两类。一类是古汉语的孑遗,形式多为两个字的紧缩短语。比如“云集”((许多人)从各处像天上的云一样聚集起来)“蜂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走来))“席卷”(像卷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部卷进去,包括无余)中的前一个字(名词)就做了后一个字(动词)的状语……露面最多的是“猴急”(这个词不需要解释了),而且经常叠用为“猴急猴急”。另一类是与时俱进,新产生出来的以四字短语为基本形式。比如,“集体购票”“笑脸相迎”“现金支付”“公费出国”“电话购物”中的名词…… 洪洞土话里还有一句经常以否定式出现的俗语“那又不是秤称下的,斗量下的”,用来表达不是非常准确、没有必要非常准确的意思,其中的“秤称下”“斗量下”的“秤”“斗”也属于名词做状语,解释开来就是“用秤”“用斗”。这是名词做状语现象在洪洞土话里的活化石般的存在。据说,现代汉语中有1.6%的名词可以做状语,洪洞土话里还有更多的这类语言现象等待着人们去探究呢。 现代汉语中,普通话也好,各种方言也好,都是从古代汉语发展分化来的。一种方言土话保存着古代汉语里的某一种或者某几种语言现象,即便是数量非常多,现象很普遍,也不能说明这种方言土话就要比其他方言土话更古老更典雅,更是古代汉语的近枝。使用这种方言土话的人也大可不必时时摆出“我们的话就比你们的好”的神情,并要跟持不同看法的人们拳打脚踢干上一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