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程少为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096390.html

~

球鞋是怎样炒成的

作者:王凡

讲几个小故事吧。

1

第一个小故事:为利来,镜花水月假楼台;

如果你想把一个东西卖掉会怎么做呢?正常思路是把它降价卖掉,这样可以让本来买不起的人加入消费人群之中。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叫把需求变为有效需求。

但是这样你就会损失很大,变成了清仓大甩卖。

所以就有聪明人机灵的小脑袋瓜一转,提出了另一个思路:如果我们把消费品包装成理财产品会怎样?

那就有意思了,我们都知道股票下跌时期是没人买的,哪怕它理论上已经跌到位了,因为大家都恐慌自己抄底到了半山腰。而股票的上涨期哪怕已经有明显泡沫,只要它还在涨并且你制造它还会一直涨的焦虑感,就一直有韭菜入场,直到透支完全部韭菜的购买力。

这就叫追涨杀跌,这种骚操作里最著名的一场戏叫“涨价去库存”。

OK,这套路我懂,熟!毒!够味儿!

但是这鞋子成本不高,要多少就能做多少,可不是房子那样在一定时期内是有数的东西,而且牛逼的品牌不是只有我一个,他为什么非得选涨价的我?

好说。

2

第二个小故事:求姻缘,以玉事沙终难全;

来自西方的探险家们在非洲发现了一种后来被命名为钻石的小东西,它晶莹剔透,切割一下更是能在光芒之下璀璨夺目,非常漂亮,深受欧洲贵妇们的喜爱。

因为产量稀少,它天然被赋予了极高的价格。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铝杯最早比金杯还要昂贵,经常被当做给予有贡献者的奖励而送出。

受到鼓舞的钻石商们开始在全球勘探钻石以追逐更高的产量,这不勘探还好,一勘探就出了问题:钻石的储量比我们想象的多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

多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敞开供应,它可能比银戒指还要便宜。

这就尴尬了。

在钻石商们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又有一个聪明人出现了:要不我们组成一个联盟怎么样?我们一起把这个东西的价格抄高,然后控制开采和出售以获得更高利润?比如我们可以不把钻石叫钻石,叫他10周年乔丹大师设计限量版钻石,是不是一下子就显得很少?

第二个聪明人这时候也说:避免定价太高让人无法接受,我们可以把对高价的焦虑转移出去。

怎么办呢?只要我们把钻石和爱情挂钩,通过饱和宣传让你认为结婚没有钻石就是对方不爱我——连分36期吃苦买个东西都不肯,我怎么能相信你能和我共度一生中无数的艰难险阻呢?

广告词也想好了,就叫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太感动了,这可不就和爱情一样吗?

因此这鞋不买我一是亏了,它是要涨的啊!二是我简直对不起自己,我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儿怎么能没有一双错版鞋呢?我这是不够爱自己啊。

巧了,隔壁二狗子也这么想,甚至于他觉得既然这鞋的价值这么大,我为什么不多囤一点呢?它还要涨的嘛,还有那么多爱自己的棒小伙儿呢!

OK,好说。

3

第三个小故事:入执念,美梦终究难如愿!

有一种美丽的植物叫郁金香,欧洲不是它的原产地,所以这是那种未接触过的全新玩法。

和钻石的故事一样,它最开始时进入市场的数量稀少,因此他的球茎价格飙到了——我没法具体形容它的价格,因为几乎每一秒它都在涨价。

但毕竟是种好养活的植物,发现有利可图的商人大量进口和栽培郁金香并且囤积它以图卖个好价格——毕竟这玩意还在涨吗不是?因此它形成了完美的控盘局面:市场流通的球茎很少,进而维持了一个超高的价格,而商人们手中的库存则越来越多。潜在的供应量增加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直到突然有一天,某个商人觉得价格涨得差不多而自己手里的球茎快烂了的时候,他开始出售了。

开始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出售,进而就是市场大面积的抛售,接盘侠一时半会儿没有这么多的需求,为了卖掉郁金香,就开始有人降价——再接着就是踩踏式恐慌性的降价,郁金香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变得分文不值。

大部分囤货的商人和先前买了郁金香认为这是高贵欣赏植物的居民都变成了受害者,只有批发郁金香给商人们的上游供货商赚的盆满钵满。

OK。

4

我说的真是球鞋,希望你们不要过多的联想。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炒鞋完美的符合了这几个郁金香泡沫的特征。

1.消费品的金融化

2.上游供货商控盘

3.下游经销商积压库存

那么出现的情况还是可能有三种。

1.球鞋爱好者和金融投机者的本金耗尽,没有接盘侠,崩盘。

2.上下游联合起来,球鞋古董化,通过低成交量维持“资产价格”。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意味着供货商要停止供应球鞋一段时间以消化经销商的库存,即便因为供货商赊给了经销商球鞋而不乐意经销商破产,经销商之间也会察觉风向不对选择降价——死道友不死贫道,谁撑着谁死。

3.尽可能扩展接盘侠的范围,比方说告诉不穿球鞋的人这个东西供着能强身健体,长命百岁。那其实可以续一段时间,直到全部社会经济产出被买球鞋摧毁…还是崩盘,只不过这回是连带全社会一起崩,这种东西还有一个名词叫庞氏骗局。

哎呀,这真是兜兜转转也逃不开,洪洞县里就没有一个好人了。你觉得会是哪种结局?

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评论区)。

PS:笔者再说几句。

其实钻石那种模式已经算善终了,因为对于戴比尔斯来说,他们把供货商和经销商合体,避免了很多麻烦。

但是即便是这种模式也难以为继了:经年累月以来市场的二手钻石越来越多,我们发现10块买只能2块卖,越来越难以相信这其实是一个“昂贵的奢侈品”,长此以往会怎样?

我不觉得说服教育能对痴迷留恋之人有什么用,虽然A货高仿可以外表上做的和真货完全一样,但他只要知道那是假货,他就是不舒坦。也就是说他购买的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感——不是鞋,是体验,是优越感和逼格...这鞋甚至不是穿的,是供在汽车后备箱里随时准备展览的。

鞋炒不穿,侬晓不晓得?

另外,全球奢侈品全靠中国市场续住了命,甚至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奢侈品包包能保值甚至升值的神话。但即便你每次都出限量款制造稀缺,我隔壁工位的小姐妹也不可能买个限量款包包,市场总是有限的,集邮爱好者不就正在经历这一切吗?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延伸阅读

年轻人应该先攒钱还是先生活?

为什么坏人总比好人心理更强大?

︱小香猪的杂谈屋︱

长按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