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先引用一名基层公务员的感悟。 看见媒体报道说公务员工资增加超过六成,心中不觉一震:哎哟,真是大幅提升!仔细看了文件,对照14年工资条,基本工资由元增加到元,级别工资由元增加到元,两者合计增加元,再减少补贴元!增加了元,然后再交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占总工资的12%,约元!实际增加30元!喜大普奔,公务员终于涨工资了! “低薪祸国,教训多多。”“为了江山社稷,我替广大基层公务员的低薪而喊冤!”。 文/李茗公 中国历史上有个“官员低薪之谜”,而且一直沿袭到今天的“特色社会主义”。请你先看三个典型: 例一:《后汉书·羊续传》记载,清官羊续当了南阳太守之后,妻子和儿子羊秘千里迢迢从山东到南阳来投奔他,不料却被羊续“闭门不纳”,拒于官邸之外。原因何在?羊太守对儿子羊秘说:“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吾自俸若此,何以资尔母乎?”堂堂南阳太守的俸禄竟然养活不了老婆孩子,为了保持清廉名节,只好打发他们返回山东老家。著名典故“羊续悬鱼”,说的是南阳府丞看到太守羊续的生活太清苦,就送给鱼他,羊续把鱼悬挂起来,告诫他不要再送鱼了。南阳太守靠工资吃不起鱼,养活不起老婆孩子! 《羊续悬鱼》 例二:王栐《燕翼诒谋录》载:宋代县令月俸不满十贯,县尉月俸三贯五百七十。彭乘《墨客挥犀》有故事说:某秀才写信哭穷借粮,县尉无奈写诗回答:“五贯五百九十俸,虚钱请作足钱用。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惊?赎典赎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为报江南痴秀才,更来谒索觅甚瓮!”况且这“五贯五百九十俸”,还是县尉工资“三贯五百七十钱”大涨之后的数字。宋代的清官们退休后能有回家路费、客死他乡能将棺材运回老家安葬,就相当不错了。南宋诗人刘克庄“初为靖安主薄,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他有诗曰:“李甘尚可分螬半,柿落何妨拾鸟残;贷粟监侯宁忍饿,借衣友婿不如寒。”太可怜了,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至元通行宝钞》 例三:著名清官海瑞为母亲祝寿,竟只能买两斤肉,所以连总督胡宗宪听了都甚是不忍。海瑞死前官居吏部侍郎,竟然无钱安葬。请看朱良吊唁海瑞的诗句:“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王汲等人吊唁时,看到海瑞家布衣陋室,流着眼泪掏钱凑安葬费。海瑞的官职相当于中组部副部长,生活竟如此困苦! 《清官海瑞》 皇帝朱元璋亲自谆谆教导基层官员要为政清廉,《明史·循吏传序》:“府州县吏来朝,陛辞,谕曰:‘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然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贪者必朘人以肥己,尔等戒之。’”但是因为俸禄太低,皇帝的谆谆教导也不能当饭吃,不贪污就无法维持正常开支,所以13省官员,从县到府很少能够任职期满,多被判刑或杀掉。到洪武十九年,被杀官员竟高达数万!特别是这一年,发榜派官人,都是进士监生出身,结果6人被杀,人被判刑。 也就是说,这人竟无一人不贪。根本原因,就是靠合法收入活不下去! 最令人吃惊的是王莽时期和北魏一段时期,朝廷命官的俸禄竟然为零。朝廷不给官员发工资,让他们喝西北风啊?《魏书·高允传》记载:国家不给官员俸禄,杜超镇守邺时,派一批官员到州县任职,结果除高允外,其余全都贪赃枉法。廉洁的高允为了保持政治节操,只好派几个儿子经常上山砍柴换米,即所谓“时百官无禄,允常使诸子樵采自给”也!如此荒唐愚蠢的制度,竟出现在我中华官场史上。 这很可笑?但我笑不出来,吴思的《潜规则》分析了历代官员低薪之后,把这定性为“淘汰清官定律”! 我说了历史官员低薪,我们再看今天基层公务员的收入 人民网年7月13日报道《河南一基层公务员发贴晒工资,诉收入低压力大》披露:某县级市一公务员向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留言诉苦,说自己参加工作6年,每月收入只有元,希望省领导能够采取措施,增加基层公职人员收入。岂止河南?中国新闻网年12月18日转发《中国周刊》文章《基层女公务员辛酸泪:月薪没2千,快得抑郁症》。 因为这个话题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我作为河南省政协委员,先后用一个多月时间,对南阳市的县级以下基层公务员收入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众多翔实数据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省政协还印发了我的大会发言。会议结束后,还有委员打电话关心此事。 按照现行工资政策,公务员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和地方津贴构成,基本工资全国统一标准,所谓县乡公务员收入太低,主要是指贫困地区的地方津贴太低。某县《年机关工作人员平均月收入统计表》显示:正科级月薪为元;副科级月薪为元;科员级月薪为元;办事员级月薪为元。综合我对周边数县的调研数据,正处级日薪元左右,副处级日薪元左右,正科级日薪元左右,副科级日薪为90元左右,科员级日薪80元左右,办事员级日薪仅70元左右。 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当前社会存在的普遍误解是:虽然公务员薪水很低,但是官场非常腐败,所以决不能给他们增加薪酬! 在这里我需要特别指出: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导致人们把公务员和官员混为一谈。其实,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公务员与官员界限分明:官员是“靠选票上台”,届满即退,废除终身制;公务员则是“凡进必考”,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职业终身制。我们由于体制的原因,导致广大基层公务员替贪官背黑锅。实际上真正能够进行权钱交易的,只是那些手握实权的腐败官员。基层公务员虽然也存在少数品质卑污之辈,公款吃喝、吃拿卡要。但十八大后,基层吃喝和吃拿卡要之风已经大为收敛,我们不能以偏盖全,说洪洞县里没好人。 更重要的是,如果因为腐败严重,就拒绝把包括官员在内的广大公务员薪酬合理化,反而会授贪官们“腐败合理化”的政治把柄,赢得社会同情,反腐败就必然陷入“南其辕而北其辙,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政治怪圈。如此低薪,是否有利于养廉?只有官员薪酬合理化,反腐败才更加理直气壮! 其实,不仅仅是公务员,基层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也相当低。某县《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月收入统计表》显示:教授级(含其他类别正高级职称)月收入为元;副教授级(含其他类别副高级职称)月收入为元;讲师级(含其他类别中级职称)月收入为元;助理级则为元。 且以农村特岗教师为例:特岗教师三年内由省级财政支付工资,每年定额元。表现优秀者,三年后转为正式教师,薪水由地方财政支出,月薪立即下降三四百元。道理何在?难道是因为他们优秀,转为正式老师了?太荒唐!前不久我去瓦亭初中举办讲座,校长伤心地告诉我:该校一优秀学生辍学打工,班主任动员他返校读书,他说:我现在每月挣多元,你大学毕业辛苦这么多年,收入还不到元吧?堂堂文明古国,当教师不如当小工,真可谓斯文扫地! 我也对南阳农民工收入作了调查,以建筑行业为例:没有任何技术的小工日薪约90-元,能领几个小工干活的班组长,日薪则为-元;有砌墙技术的大工,日薪-元;能领几个大工干活的班组长,日薪为则-元。与此同时,百货超市分店店长月薪为-元;南阳劳务市场保姆月薪-元。 敬请大家千万别误会:我绝不是说农民工的收入已经很高(黑心老板欠薪、三险问题令人痛心),而是说基层公务员的收入太低! 马克思论述巴黎公社原则,官员收入不能高于普通工人;孟学农建议:公务员薪资水平应该比社会平均水平稍高;我提出“基层公务员日工资不低于当地打工者日工资”的参照系,应该能够站得住脚。 ?理由一::与农民工相比,基层公务员绝大多数是大学文化,社会导向应该“学历与收入大体接轨”,有利于解决新的“读书无用论”。 ?理由二::与农民工相比,基层公务员是“稳定执政之基”,肩负重大政治责任,政治责任应该与合法收入大体相称。我们既要倡导焦裕禄的奉献精神,也要维护“按劳取酬”的社会法则,这才是老成谋国之策。 同时,为防止公务员“增薪之后继续腐败”,也防止公务员增薪引起物价动荡,我建议国家给每个公务员建立“增薪养廉帐户”:公务员新增薪水统一按储蓄利率存入国家银行。退休3-5年后,没有发现贪污腐败行为,再履行转移交接手续;如果发现贪腐行为,在实行法律惩处的同时,没收廉政帐户全部收入。甚至可以实行终身追惩制,无论何时东窗事发,都追缴廉政帐户的全部收入!更何况,众所周知,中国财力能够支持基层公务员增资。 例如年末中国外汇储备3.82万亿美元,持美国国债1.万亿美元。新华网年4月30日消息: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年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国家很有钱,省市也不穷。例如凤凰网年1月3日转载《第一财经日报》蓝之馨的文章,题目就是《内地多省富可敌国:河南GDP国内排第5世界第24位》。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社会名人反对给官员增资的声音更高。 例如全国政协社法委主任孟学农说,如果觉得公务员收入不够高,可以“下海”畅游去。网上确实有很多人反问:既然公务员低于农民工,他们为什么不跳槽?偏激网民当然可以这么说,但决策者也持此观点,则显得政治上幼稚,可谓“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尤其是在中国当前维稳形势非常严峻的多事之秋,用“饮鸩止渴、剜肉补疮”的愚蠢手段逼基层公务员跳槽,置江山社稷于何地?只能损坏共和国的执政之基,决非成熟政治家之妙计良策。 再如著名作家二月河也反对高薪养廉,他说:历史上工资最高的时候是宋朝,“公务员工资”是汉代的6倍,清代的10倍,但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历代工资数据存在争议,可以继续商榷。然而,先生面对公务员“薪水低于农民工”的现状,却高谈“反对高薪养廉”,至少算是“无的放矢”吧? 再再如《炎黄春秋》洪振快说:“从中国历史上看,高薪养不了廉,反而可能助长奢靡之风。”“建立对权力的有效约制机制,这种机制,就是分权制衡,就是宪政民主,舍此别无他途。”可惜洪先生不明白,错吃人参要浮肿,望梅岂能真止渴?发达国家多数官员是“先成功,后竞选”,例如施瓦辛格等成功人士当州长、市长,宣布不要国家薪水或只要一美元,令人感叹。然而国情不同,专家名流不能乱开虎狼药。“只谈主义,不谈利益”的乌托邦时代,早就结束了。 年我到台湾考察,遇到一位67岁的退休老人,在家里闲不住,到旅游景区从事垃圾分类。我问他干这活每月收入多少?他说很少啊,每月折合人民币才六七千元。我告诉他,我是全国重点文保博物馆的馆长,当时年收入还不到3万元。老人看了我的名片笑着直摇头,无论如何都不信! 《中国青年报》年1月22日报道,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分析显示:《62.3%青年网民反对公务员涨薪》!这正是全社会普遍弥漫的“仇官情绪”的典型反映。改革,不能迎合这种危险情绪! 孟子有言:“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圣人的立场是:如果觉得自己理亏,那么即使对方的地位再卑贱,也不能装腔作势恐吓对方;如果觉得自己理直气壮,那么纵然面对千万人反对,也应该勇往直前。 低薪祸国,教训多多。明代是反腐败最大力度,朱元璋规定:官吏贪污超过60两银子,就要剥皮装糠挂到公堂上,让继任官员天天看到,触目惊心!朱元璋甚至把衙门里的土地祠,变成了专剥贪官皮的机构——皮场庙。然而因为官员合法收入太低,所以无法阻止官场腐败。鲁迅讽刺说:“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 力挽狂澜的王岐山多次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用心良苦,可惜未必能够启蒙今日官场之颟顸。但朱学勤对此书的导读,却让很多人记住了为路易十六辩护而死的马勒·施尔博名言:“我在国王面前为人民辩护;我在人民面前为国王辩护!” 试问:当年苏联变色时,为什么“三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们一张机票就可以远走高飞,到外国去过富翁生活;因为绝大多数基层公职人员已经对那个政权失去了感情,“红旗落地”和他们的切身利益并非息息相关啊! 为了江山社稷,我替广大基层公务员的低薪而喊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