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22:50,文水蓝天救援队接报警,文水刘胡兰村一KTV门口有一妇女,本地口音,但是意识不清,无法正常交流,疑是走失,我队启动救援;23:10,分队部集结赶往救援现场;23:28,到达救援现场,找到走失妇女,经简单医疗检查,发现有轻度失温、血压压差偏高、妄语症状,医院对老人做系统身体检查,同时派人前往平遥北长寿村和胡兰派出所进行核查,经核实,走失者系平遥北长寿村嫁大象村人;1:30,医院与家属进行移交,全体队友安全撤回。

历时3小时,累计出动2车10人。这是年10月22日文水蓝天救援队的一份《救援简报》,“简报”虽简,背后却映射着感人的故事……

与《简报》相呼应的是队部活动室里满墙面悬挂的锦旗——

爱心救援,大爱无疆;扶危济困,公益当先;危难之中伸手,传递大爱关怀;蓝天救援本领高,无私奉献献爱心;……锦旗上一句句褒扬的话语,都是被救助者对蓝天救援队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

文水蓝天救援队由麻晓杰组织创建。说到组建的初衷,他毫不隐晦:近些年来,助人为乐做好事被一些恶劣事件影响出现了杂音,让人心痛啊!年,浙江余姚水灾中许多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救援救助的新闻报道让平常素有侠义情怀的麻晓杰注意到了这样的一群人——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志愿救援、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蓝天救援队从此进入了他的视线。经过考察了解,抱着“聚好人,做好事”的初衷,于当年十月份他向离得最近的吕梁蓝天救援队提交了入队申请并首次参加了蓝天救援全国大培训临汾站的活动。在洪洞太岳山里的训练基地集训两天半后,带着“免责、保己、理性、专业”的救援新思维回到文水,很快就聚集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文水蓝天救援队,从此走上了公益救援的道路。

专业救援是需要大量知识学习和设备实操相结合才能实现的。救援队自费购置了绳索、担架、急救箱、上升下降装备、手持电台、手动破拆器等救援和培训必须的器材,开始了系统和专业的学习。考急救证、考无线电操作证,申办电台呼号,学习绳索技能,上升下降,速降,横渡系统搭建,破拆、支撑、顶撑等地震救援技术。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大灾面前有大爱,蓝天救援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进入灾区。麻晓杰和另外四名队友以吕梁蓝天救援队队员的身份随第二梯队抵达鲁甸。灾区的状况触目惊心,在鲁甸灾区服务的九天里搬运和派发物资、做灾情调查,记录灾民需求是每天的工作,最长时候连续两天工作时间都在十七八个小时,住的是自带的帐篷,外勤路餐就是瓶装水加压缩饼干,但是一切的辛苦都在灾区人民对救援队员的诚挚和感恩中消解,只要抱有赤诚,人与人建立信任竟是如此简单。年5月10日傍晚19点左右,接到蓝天救援电话中心的救援指令,一新疆籍驴友在由方山县向交城县方向穿越骨脊山时失踪,请求救援。队部随即发出报备信息,一个小时内,两车八人的第一梯队便携带全套露营及搜救装备连夜开赴庞泉沟苏家湾村(由失踪者家属提供的预定出山口位置)。第二天一大早麻晓杰把队员进行了分组,设立了前指,派出了两个小组分别进山搜索,一干就是三天。期间文水队三上骨脊山,最终在另一座山上找到坠亡失联驴友的遗体并运送下山交给家属。

今年6月1日早9点,周某3人结伴去文水虎喊沟游览,走着走着便无路可走,周决定爬悬崖翻山,但爬到4米高的断崖处,不慎摔下山谷。因山里没信号,与外界失去联系,3人中的一人一直爬了好长一段路才勉强打通救援电话。当日中午接报后,救援队立即启动救援计划。20多人很快集合到位,对讲机、担架、绳索、医疗仪等器具随人携带,经过部署分两组进行搜寻。大家根据信息找到周某,看到人不能动但还清醒时,悬着的心开始放下,立即用专业知识,架起担架施救,路虽不远但十分难行,6、7个人合作抬了两个多小时才抬出山来,直接移医院救护车……

“你我同在蓝天下,共献真情暖民心。”这是文水南街金花养老院表达的谢意。

腊月的一天晚8点,正在做东请客的麻晓杰接到养老院信息,称有老人走失,走时没穿外套。麻晓杰撇下客人顾不得收拾,便发出指令集合队员救援。13名队员以走失地为中心,方圆三公里排查。晚9:10,接到电话,称在高速路巡警找到一位老人,大家都向高速路现场集结,经过核对确认,断定是走失老人,老人外套单薄,麻晓杰马上帮老人披上了保暖大衣……

在队部活动室与队员王肖强和二霞畅谈,他们说,像这些救援都多得不好整理了。一次队内拉练途中,在国道交城段路遇一辆轿车侧翻在了路边排水沟内,急需提供帮助,大家使用绳索牵引和人工搬抬的方式将受困车辆移到了公路上,令原本不知所措的受助者十分感动。文水永盛建筑公司一工人傍晚时分不小心掉入6米多深的地沟,接报后,救援队出动16人10辆车,携带绳索担架等救援器材,将伤医院。

如今,文水蓝天救援队拥有持急救证队员51人,持无线电操作证的队员54人,架设的无线电中继台覆盖了周边50公里半径的区域。在院前急救、地震应急反应和无线电应急通讯保障方面初步形成了一支可以随时启动救援的志愿救援力量。

两年多来,文水蓝天救援队坚持聚好人做好事的初衷和纯净公益的蓝天理念,在没有任何外来捐助的情况下,先后参与或组织了1次地震救援,3次城市救援,3次社会团体安全知识宣讲,7次山野救援、12次大型赛事安保,14次救援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患病走失的老人,参加和组织队内培训余次,各种专业培训超过人次,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达到余人次,累积志愿服务时间0多小时。

文水蓝天救援队是文水县第一支民间纯公益专业救援组织——“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是其队训。他们认为:一个生命的意义就是存在,存在的意义在于责任担当。救助的不仅仅是人,也是一条条生命。他们知道:肩负着让更多的生命获得“重生”的希望,哪里需要救助,“蓝天”就去哪里。因生命的崇高而感动,因壮举的感动而坚守,这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大善。由于工作出色,今年6月,文水蓝天救援工作通过了北京蓝天救援总队的考核,被总队正式授旗,麻晓杰被任命为文水蓝天救援队队长。(马智勇)

编辑:郝宏勇张宏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