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www.zgbdf.net/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虽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词,但也说明晋垌带比较安定。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更是稠密。明洪武十四年(年),河南人口是人;河北人口是人;而山西人口却达人,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明太祖实录》卷)。因此,山西是移民的迁出地。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年),约有50年的移民历史。被迁之民以晋南、晋东南为多,晋中只有少数几县。明初山西为5府、3直隶州、16散州、79县。《明实录》、《明史》记载的迁民主要有汾州(辖7县)、辽州(辖2县)、沁州(辖2县)、泽州(辖4县)、潞安府(辖8县)、平阳府(辖?28县)。这些地区共有51县,而平阳府就辖28县,迁民最多。明朝政府移民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地广的地方。洪武三年(年)曾有定制:对北方郡县荒芜田地,召乡民无田者垦辟,每户给15亩,又给2亩地种蔬菜,有余力者不限顷亩。同时规定,皆免3年租税,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明实录》、《明史》、《续文献通考》等书都有明初移民的记载,明洪武年间先后迁民10次,永乐年间迁民8次,共计18次。洪武六年(年),徙山西真定民屯风阳;洪武七年(年)11月,迁山西及趄定民无产业者于风阳屯田,遣人赍冬衣给之;洪武二十年(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3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徐礼分田给之;洪武二十一年(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千余户,悉还为民;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洪武二十二年(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顷;洪武二十五年(年)八月,冯胜、傅友德帅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16卫;十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改过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服,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居者凡户;洪武二十八年(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洪武三十年(年)九月,户部遗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洪武三十五(2年)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永乐元年(3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永乐二年(4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永乐三年(5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除一些历史文献的记载外,民间移民记载更为丰富,晋、冀、鲁、豫、苏、皖、?陕、甘等地大量的民间谱牒与墓碑、祠堂碑文也都有在洪洞县大槐树处移民的记载,这些资料说明,明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是我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一项重大决策。(图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1 商氏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