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海淀·故事第篇文章 说起中国古代的艺术发展,那可值得竖个大拇指。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诞生了很多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画卷、书法、碑帖自不在话下,木雕石刻也各有韵味,回看各种展览时,总能让人大饱眼福。 琴棋书画中的“画”之一字,从古至今便是个极富包容性的艺术种类,这一点不但表现在风格笔触上,还表现在“画纸”上。比如壁画,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年2月26日,“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展览在中华世纪坛开展,共展出余件古代壁画复制与临摹作品。它们来自与展览同名的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部分作品。 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一直重视古代壁画的临摹、复制与借鉴的教学。本次展览也分为两个版块:其一是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主,以原大尺寸制作的我国流失在海外的国宝精品。有流失到加拿大的山西晋南大型壁画和从新疆、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流失出去的石窟、墓葬及寺庙壁画残片作品;其二是以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为主的包括克孜尔、敦煌、永乐宫、法海寺等石窟与寺观壁画的临摹作品。 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早在汉朝就有在墙壁上作画的记载,多是在石窟、墓室或是寺观的墙壁。 唐代是我国壁画的兴盛时期,那段时期也是我国壁画艺术的高峰期,创作出了很多古今闻名的壁画,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 到了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 直到年后,中国壁画才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 有人说,壁画中所画的就是古人的生活和梦想。确然,壁画常常以其细腻精致的笔触打动人心,这也使得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十分高。 20世纪初,外国探险队从建筑和洞窟中攫取了大量中国古代壁画,致使许多精美的壁画流散到海外。目前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等国均有收藏。他们对之陈列展示并加以研究、开发与利用。 由于国际上至今还未达成壁画归还的协议和公约,所以这些中国壁画依然流落在外,不能为国人所见。 在壁画原作观赏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这些壁画进行复制与临摹,制作古代壁画美术副本,就成为弥补缺憾的手段之一,也是保护和传播壁画的有效途径,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王岩松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传播壁画的艺术工作者。三十多年来,他苦心孤诣,不计名利,带领团队寻找“失落”海外的中国古代壁画,为它们重塑血肉,给它们注入风骨,用有温度的“技艺”反映“历史记忆”,让它们以另一种方式,获得生命并“归来”。 他曾说:“流失海外的中国壁画我买不回来,那就画出来吧!” 因此,此次的展览里没有原作,完全是由江苏理工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对流失海外的壁画本着“原材料、原工艺、原尺寸”进行的再现性复制和临摹。 本次展览中有多件极富盛名的艺术作品,其中有几幅作品是不得不看的佳作哦!小伙伴们千万不要错过啦! 《朝元图》 《朝元图》是元代马君祥及其子马七等人创作的一幅壁画,为永乐宫壁画的一部分,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画笔细腻包含众生姿态,十分有趣。 三清殿中的“朝元图”壁画,泰定三年(年)由马君祥等人绘制而成,描绘了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故事。以8个帝后主像为中心,周围有金童、玉女、星宿、力士等共尊,场面开阔,气势恢宏。 《药师经变》 《药师经变》为一巨幅彩绘佛教壁画,来自山西省洪洞县广胜下寺,是元代壁画精品。 长15.2米,高7.52米,画中端坐着药师佛,十二神将陪伴左右,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来及其随从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 《说法图》 《说法图》是中国唐代古画,纵21.5厘米,横16.8厘米,原属新疆吐鲁番地区,现由德国柏林印度美术馆藏。 此图中婆罗门形象很有西域人的装束,佛陀却是典型的中国本土程式。画中线描细丽,人物姿态优美,天衣飘动,是中国唐代宗教画的上乘之作。 看过介绍,大家是不是都开始期待着去一睹壁画的魅力呢?接下来就是重点啦,这份观展攻略还请收下: 北京看展 千年壁画百年沧桑 展期: 年2月26日—3月17日 (周一闭馆) 时间: 9:00-17:00 16:10停止检票 地点: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数字厅(地下一层) 编辑/张悦 审校/冯焕丽 更多海淀好玩的地方 清华摄影新展:带你去19世纪的中国 一场展览带您看尽中关村40年寒来暑往,40年拼搏奋斗! 我的青春和热血,都在百年五道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