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祝福。过年期间,各地有各地庆祝节日的习俗,那每个地方的人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美食来庆祝佳节的呢? 我国民族众多,各地习俗不同,华夏文明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按照各地的传统,人们过年的饮食习俗大相径庭:例如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年糕;福建人初一早上吃面条;河南人吃饺子煮面,寓意捞财;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才吃饺子;荆州一带,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意味着“实实在在,吉祥如意”。许多中国人对农历新年第一餐非常讲究,虽然吃法不一样,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下面,小编将为您细数以下一些地区的春节必吃美食,看看你的家乡是否也有这些“口彩”吧。 1北京北京,特别是过年时应景的各色物事,密密匝匝地摆在摊上,挂在架上,透着红火。逛庙会的人们摩肩接踵,没有哪家生意不红火的。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美食,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油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灌肠 灌肠本应是用猪大肠灌上碎肉和淀粉,蒸熟后削片在铛上用大油煎烙。如后门桥华安居、福兴居所卖,质量甚精。但庙会上所卖的灌肠却只用淀粉点上红,作成肠形(即粉坨子)削成小块在铛上用极次的汤油半煎半烙,使其外焦里嫩,然后浇上蒜汁盐水,用竹签扎着吃。 豌豆黄儿 豌豆黄分粗、细两种。北海公园(攻略)仿膳、漪澜堂卖的是细豌豆黄儿。庙会上卖的则是粗豌豆黄儿。这是用沙锅将豌豆煮烂成泥,加上小枣,淀成粉坨,扣出,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用手推车运至庙会上兜售。由于大多出现在春天的庙会上。因此,人们听了他们吆唤:“哎,这小枣的豌黄儿大块的咧!”就感到有新春的意味。因为此种吃食不太卫生,所以是个被禁止的品种。现已绝迹。 豆儿酱 过去老北京家家户户一到过年,就得准备豆儿酱,豆儿酱这名字挺好玩的,光从名字看不出是啥,其实就是升级版的肉皮冻。只是还要往里多搁几种材料:像豆干、胡萝卜、水疙瘩、黄豆、土豆什么的,一直是北方人过年的必备凉菜。 2 东北老东北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东北的特色吃货。 饺子 在东北,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是不会少的。 关东糖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 克东腐乳 克东腐乳系细菌类型发酵,有别于毛霉类型发酵,其产品特点是色泽鲜艳,质地细腻而柔软,味道鲜美而绵长,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克东腐乳在腐乳之林中独树一帜,因此,在全国享有盛名,是黑龙江省特独的名牌发酵食品。 草帽饼 草帽饼是一款东北的特色小吃,以其层次分明、柔软筋道、香酥可口、形如草帽而著称。上次做葱油饼个个都喜欢吃,趁还有少许猪油今天就试试做草帽饼,口感较前者要香酥,而且还可以一层层撕下来拿在手上吃,所以草帽饼也叫手抓饼。 白肉血 白肉血肠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调料味美;白肉肥而不腻、肉烂醇香、血肠明亮、鲜美细嫩;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鲜嫩爽口。成为辽宁和吉林省满族特有的传统名菜。 3新疆维吾尔族春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手抓肉 从哈萨克民族中传来的一种羊肉食用法,因用手抓吃,故得名。做法较简单,即先将带骨的羊肉剁成块,放入清水中煮熟,捞出后上面撒上洋葱末、盐、再浇点滚汤即成。这种肉味道清纯软嫩,油香不腻,既可吃肉,又可喝汤,是本地人招待来客的美食。特别用小羊肉煮出的,谓之“羊羔肉”,其美味则更具上乘。 架子肉 架子肉是一种味美的肉食品。架子肉多选择当年羯羊或周岁以内的羊。做法是把羊羔宰杀后,去其皮和内脏,将肉分为若干块,洗净后用面粉鸡蛋包裹起来,并放洋葱、胡椒等佐料,然后放入密封的馕坑中烘烤。架子肉鲜嫩而可口,是待客的上品。 馕包肉 馕包肉维吾尔语称为“塔瓦喀瓦甫”,属新潮小吃品种,是新疆风味名食之一。馕包肉这种面肉合一的风味美食非常能代表新疆的传统民族特色。 帕尔木丁 帕尔木丁是维吾尔的风味食品,在馕坑里烤制而成,其色泽黄亮,味美可口。 纳仁 纳仁是新疆牧区的一种佳肴,具有明显的牧区特色。这种佳肴也叫手抓肉或手抓羊肉面。 4福建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等等。接下来重点讲厦门的春节美食。 年糕 吃了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兴!又有敬祝长辈延年高寿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从“粘粘糕”同音演化而来。厦门人把年糕叫做“米果”,品种多样,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米果、乌(红)糖米果,并加冬瓜、红枣、花生等;咸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菜头(萝卜)米果、番薯(地瓜)米果、芋头米果,并加猪肉、虾米、蚝干、香菇、油葱等;此外,还有凉米果、发米果、碗糕米果…… 薄饼 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春到人间一卷之”,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明代嘉靖年间(——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后来,蔡复一官至总督云贵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公务繁忙,日理万机,经常废寝忘食。蔡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害怕长此以往,有损夫婿健康。于是,她就将一些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这种菜便被称为“婆饼”,厦门话“婆”“薄”同音,便又称为“薄饼”。它从官府传到民间,“夫人薄饼”又变成“美人薄饼”。 泉州民俗:“搓圆仔”,也叫“做糖粿”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馅,什锦、豆沙、枣泥、笋肉、猪油都有。 5河南在中原民间,每当过了农历腊月初八以后,就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特别是腊月二十三祭完灶神后,各家各户便忙忙碌碌置办年货。孩子们跑前跑后,买鞭炮,吃零食,嘴里吟唱着不知传了多少年多少代的过年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 枣馍 枣馍种类各异,通常有枣花、枣山、枣卷、枣圆等,但最常见的还是枣山和枣花两种。腊月三十这天,年前的准备都已就绪,人们请出神像和祖宗牌位,把枣山年馍和其他供品恭恭敬敬摆上供桌。枣山年馍要一直供到农历二月初二。听老人讲,这习俗源于先祖明朝时从遥远的山西洪洞县搬迁到这里,为纪念家人,每年年首岁尾,就在宗庙里以此祭奠祖宗,一直流传至今。 大烩菜 河南许昌、平顶山、南阳等地过年有吃大烩菜的习俗,看起来很美味。 灶糖 灶糖、柿饼、烧饼是河南很多地方腊月二十三这天必吃的食品,这一天的俗习是“送灶爷”,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柿饼 柿饼是河南人腊月二十三祭灶必吃的食品,由山西流传至河南,味道甜腻可口,营养丰富。 6山西除夕之夜,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无边的遐想和期望,贴窗花、贴春联是年节前最生动活泼、最有文化气息的风俗。初一,很长时期中,大年初一第一件重大的活动就是凌晨点旺火接神。初二日,山西大多数地区开始走亲戚。晋北和晋中多在初二回娘家,晋南多在初三。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有称之“送穷节”的。过了初五,春节期间所有禁忌开始解除。 左权——头脑 一个是大年初一早上天亮之前吃头脑。头脑是山西名吃,用黄芪、羊肉、长山药、黄酒等制成,传说由傅山发明,算是一种滋补食品。但故乡的头脑却很简单,只是用豆腐和粉条同炒,吃时撒葱末。 左权——面茶 大年初二早上喝茶。广东一带有喝早茶的习惯,我们那里也叫早茶,但只是在大年初二畅喝,而茶也不是广东习惯的茶市,而是用小米面和玉米面混和后炒成的一种“面茶”,加水煮开,满屋子有一种特别的香味。面茶里还要煮素饺子和豆腐条,总之都是素食,绝无半点荤腥。 太原河西——羊肉饺子年味足 提起春节,让老太原人最念念不忘的应该还是大年初一的那顿羊肉饺子。 乡宁——枣花馍馍送亲友 蒸“枣花馍”是家家户户最开心的事儿,春节期间蒸年枣花馍不仅供自家食用,它还是正月拜年走亲戚时的主要馈赠礼物。因此蒸馍时,在数量上要比平时多得多。 7陕西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 臊子面 臊子面是陕西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关中农村地区,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仓神、灶神等,后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献上在碗臊子面以示怀念。 饺子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人的血脉里,“饺子”是奔腾的“大动脉”,缺之不可。饺子有许多吉利的寓意,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表示辞旧迎新之意;此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用金、银铸造的“元宝”,吃饺子便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又有说不完的话,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才是人们至今仍然珍视饺子的最重要原因。 葫芦头 葫芦头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食品。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牛羊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有羊肉烩汤,即顾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 8江西饺子鱼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9广东万年粮 广东部分地区,大年初一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茨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中国人, 确实是一群有爱的吃货 辛苦一年, 奔波回家 为的就是和家人团聚吃上一顿年夜饭! 来源:七一网 兰卡五层龙祝福大家新春吉祥! 温馨提醒: 大家在开心享受美食的同时,别忘了降糖解腻哦!健康最重要! 小编向大家推荐来自斯里兰卡原装进口的五层龙花木茶,减脂、解腻,是春节期间,吃完大鱼大肉后的佳选茶饮哦! 咨询采购琪琪 五层龙花木茶五层龙是在斯里兰卡自然生长的木质攀缘网状五层龙属(学名)植物,也叫“考特拉”,能够抑制和转化体内糖分的吸收,考特拉茶作为一种预防和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民间疗法,在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祥见“百度百科——五层龙”) 建议将五层龙花木茶茶包放在茶杯中,注入毫升开水泡15分钟,(茶包可以不要扔掉,一直放着),早,中,晚,每次餐后20——50分钟,每次喝毫升。五层龙花木茶,便携易带,轻松泡饮。 五层龙花木茶祝福您每天都有好心情! 五层龙官方采购琪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