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癞风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705/9145503.html 美剧《亿万》3里的布莱恩,正直、善良,有些笨拙。 见到纽约南区联邦监察办公室检察官罗德斯在新闻发布会上怒斥金融犯罪的样子,他就把罗德斯当成了偶像。 布莱恩家世一般,刚出法学院校门,不知道政治明星是带表演性质的。 他的崇拜罗德斯自然清楚。 不然,不会把他招聘到麾下上班。 用罗德斯老父亲的话说,布莱恩,我儿子是把你当儿子的。 当布莱恩还陶醉在“跟对了人”的满足时,困惑降临。 1. 布莱恩越来越看不懂上司罗德斯。 在一系列的案子调查中,罗德斯不择手段地获取证据,包括拿到他妻子温迪电脑里的材料。 要害问题上,一直含含糊糊,不给下属真话,也不解释。 正义化身去哪儿了? 看不惯的还有,法学院的高材生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法院检察院办公室里,用公平正义做幌子,钻营、敛财,一个个的不亦乐乎。 布莱恩在法学院的老师开起了私人律所,专职为波比资本公司服务,两次邀请布莱恩入伙。 拒绝:再穷也不去亵渎法律的神圣。 布莱恩怀疑自己翻到了底牌,甚至认为对冲基金大佬波比的挑拨不无事实。 “罗德斯就是贪官、伪君子。如果你知情不报,你和他就是一丘之貉。” 布莱恩毫不犹豫匿名上报了罗德斯的问题。 华盛顿高层欢迎举报,以便掌握内部情况,派了检察官德克下来查证。 一个新人是不是急了点。 罗德斯有问题不假,但地皮没踩热就轻举妄动似乎不太明智。 而耐心本可以化解困惑。 2. 什么时候,进化到什么阶段,人类都讨厌背叛。 罗德斯还好,似乎经常被人举报,因此也没有特别讨厌布莱恩,年轻嘛,摆不正位置而已。 但潜意识的旁白不肯放过他:布莱恩就是白眼狼,有朝一日坐到高位,只会更加踩踏你。不感恩就算了,但不要祸害你啊。 罗德斯当面质问。 布莱恩你干好本份就好,用什么方法拿到情报,不是你该过问的。别讲得那么好听是为了坚持真理。 内疚是有一点的,毕竟跟罗德斯有知遇之恩,否则现在还不知猫在哪个小律所抄抄写写呢。 但他不怕,有理走遍天下。 不是您教导的吗?坚持原则就要无情无义。没错,是我要求上头来查的,难道你不承认你收集证据的行为不当。 我有苦衷。 布莱恩猜到罗德斯是不得已,但还是不原谅:公事公办,我有知情权,你却让我蒙在鼓里。 懂不懂上下级关系?要我给你料,又拿去揭发吧。 布莱恩举报后没有摆脱困惑,但有一点清楚了,调查没什么进展。 罗德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坏。 很是失望。 3. “和未来赌过千变万变,不飞到最高我会后悔”。跟歌词的表达一样,布莱恩心气高,理想丰盛。 这个像黑洞一样的金钱世界,把所有人的初衷吸了进去,搞得“洪洞县里无好人”,要么贪婪,要么伪善。 布莱恩就不信他玩不转。 若谁的权力大谁说了算。那么,晋升是唯一通道。 目标变了,从一门心思打击金融犯罪,到一门心思为晋升铺路。 布莱恩潜意识里一直都有这种心思,只是自己没察觉,否则干不出举报的事情。 罗德斯也没有察觉布莱恩的崇拜里藏着企图,直到墙角挖到脚后跟才知道痛,不过他没怎么计较。 因为布莱恩跟他出校门时一模一样,用满脑子法律条文做敲门砖,就想着快一点升职。 他之所以不解释,是有的事情不能说,一说就错。 到了这一步要靠自己悟,没人教得了。 他还是以为布莱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只是有些偏激而已,他能感觉得到。 他知道布莱恩若要跳槽是分分钟的事。 真的改换门庭,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布莱恩能在律所待几天? 很明显,后台是波比的律所不是真的需要布莱恩,而是要削弱罗德斯的力量。 这一点布莱恩不清楚,还以为自己能力超群,很是抢手呢。 算了,再做一次好事,调他去东区。罗德斯又拉了布莱恩一把。 刚从华盛顿来的检察官德克是东区一号人物,布莱恩算二号。 罗德斯的算盘很是周到,既让布莱恩升了职,又离开了南区,避免纠缠自己。一举两得。 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若布莱恩还不开窍,迷途不知返,那真不适合干这行。 就悉听尊便吧。 4. 布莱恩调到东区依然执拗地跟罗德斯杠。 也根本不听德克指挥,拿着波比递来的猛料,独自调查罗德斯,让有毒饮料的制作者跑掉。 德克很不满:你的直接上司是我,你是对我负责。你办案要专心嫌疑人目标。尽快抓住指正波比的证人,不要节外生枝去查罗德斯。 布莱恩想要晋升,跟着华盛顿来的德克好好学习办案是成长的最快法则。 可他偏不,一脑门子“真理在胸,要跟罗德斯死磕到底”的官司,装不下别的。 气死德克了。 有些看起来正义感特别强烈的人,脑子里特别没有大局观。 做事,到哪一级,都忌讳不能领会上级意图。自以为是,按自己的想法办。 5. 如果布莱恩了解罗德斯不得已而孤注一掷,兴许他的看法有变。 对冲基金大佬波比弄出个饮料中毒事件,让罗德斯老父亲、好友艾拉和罗德斯三人的投入赔光。 使用信用金是罗德斯父子事先商量好的。 可事后为了撇清自己,罗德斯要老父亲签署他不知情的公证书。 无疑,罗德斯大费周章,是在用常人不能理解的行为,去拿下州长宝座。 也只有异于常人,波比才会上当受骗,做出违规动作,让罗德斯逮住把柄。 为了儿子,老父亲多担待点无所谓,毕竟大半辈子是在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惊涛骇浪的政治生涯中挺过来的。 之后才明白,输掉那么多就是陪罗德斯撒网,诱惑波比犯罪。 老父亲觉得自己是精英中的精英,被儿子藐视欺骗,太心寒。 一反常态地散布罗德斯没有资格竞选州长的言论,要和儿子断绝关系,连助选后台都看不下去,要帮罗德斯脱困。 有人说,罗德斯不一定要用非常手段,他可以等。 或许是个好主意,但野心烧得罗德斯坐不住,竞选州长有时间限制,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罗德斯能怎么办,能力他是有的,但也不是巫师,大到呼风唤雨。 华盛顿的检察长是头上那把达摩克利斯剑,一届一届的阴阳怪气地对他不感冒。 同级检察官、法官和好友不少,能帮上忙的却不多,上头态度不明朗谁愿意没事找事。 罗德斯抓不住波比,那就再也没可能当上州长了,他心不甘情不愿。 “不是我们无能,而是敌人太狡猾。” 和狡猾的波比力量匹配,需要老父亲的政治影响和一辈子的积蓄,天平两端才相当。 但就算抓住波比,支持率上升,州长高帽就飞到头上? 两说。惨到家。 不过历史上这类例子多到满天星不足为奇,有些也是在道德基准线以下。 熟悉的有楚汉战争,项羽为了逼迫刘邦决战,要烹杀刘邦父亲刘太公。 刘邦无所谓,喊话项羽分我一碗。如此冷血至极,西楚霸王项羽都只有战栗的份儿,只得放了刘太公。 好在东区检察官德克与罗德斯有言在先,以抓住波比为目的,其他问题以后再说。 罗德斯老父亲也没有置气,拒绝出庭指证儿子,才让布莱恩作罢。 6. 按理说,布莱恩知道了罗德斯的苦心,应该认为罗德斯是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 没有。 对罗德斯付出了所能付出的极限这件事,他应该抱有尊敬,或是同情心什么的。 也没有。 依旧愤怒:对罗德斯的不择手段,我就是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去查个水落石出。 这是哪里来的愤怒? 不合逻辑。 事出反常必有妖,说明愤怒是假的。 在布莱恩眼里,罗德斯的不择手段是罗德斯的破绽,让他有机可乘。 所以,他才会穷追不舍,以为踩着罗德斯的肩膀,可以少奋斗很多年。 幼稚了。 联想到内斗、内耗、熵增、内卷也许就是这么来的。 从追求正义到追求上位,变异了底层逻辑。 7. 布莱恩的思维还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打转,没有完成认知升级。 他看不清大局,不懂如何处理全局和个人的关系,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孰轻孰重。 而罗德斯们明白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下,理想主义者都是孤独的;德克们也明白,防止投鼠忌器就要遵守诺言。 布莱恩们可以耐心点。 耐心能够认清自己。 看看自己是否能像罗德斯那样试错。 试到挥刀自残,鸡飞蛋打,众叛亲离;试到费尽心机,破釜沉舟,举步是坑。 耐心能够让布莱恩明白,揪出上司罗德斯只会搞砸,全盘皆输。 波比从来不做亏本买卖,给布莱恩提供的证词,是花了万,从罗德斯好友艾拉手中买来的。 今后会不会要挟布莱恩,做一笔晦暗的交易? 鬼才知道。 布莱恩是小黄瓜才起蒂,突破认知局限是一辈子的事。 而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 8. 罗德斯先给了布莱恩一个“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正面,启蒙了他的价值观。 又为他掀开反面,让他看见无奈。破掉他的幻想和黑白分明的简单认知。 布莱恩没有感恩,就这样揪住罗德斯的不堪往上走,成了令自己讨厌的那类人。 不过,很快就有新人给布莱恩来硬的:为什么知法犯法?! 布莱恩也要经历咀嚼一块垫脚石的心酸。 历史就是这么轮回。 9. 布莱恩也好,罗德斯也好,波比也好,谁谁也好…, 都需要穿过人性的黑暗和光明,才能抵达各自认知的另一维度。 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星舰人类的超光速飞行,要经历时空弯曲,才来到虫洞的另一头,见到未知的多重宇宙。 万分警惕,避开黑暗森林,总是锚定目标和方向,用巨大的勇气来接受和适应深层次的问题和答案。 不要说这是科幻。 end 图片为腾讯视频截图,谢谢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