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http://www.work15.com
编者按:红缨枪,洪洞土话叫“miaoziqio”,其实就是“矛子枪”,而“矛子”或“矛子枪”都是红缨枪的古称。请看刘志杰老师怎么说。

临汾洪洞方言之“矛(miáo)子”

文/刘志杰(山西临汾)

提起红小兵,六零后的人一定记忆深刻,这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独有印记。记得我还没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说起红小兵。长我四岁的哥哥曾经当过红小兵,戴的红领巾,拿的红缨枪,经常在城门口(因我村过去是白马城,小时候四面城墙还在,城门口就是村口)站岗放哨,非常威武。那时候红小兵权力很大,帮助革命群众打破牛鬼蛇神。记得有一年的清明节前上坟的日子,大人们说:“可不敢提上蛇(shá)馒头箢子去上坟,那城门口有拿miáo子的红小兵,把蛇(shá)馒头全没收了……”,那年三叔翻过城墙抄小路才把坟给上了,总算给老祖先一个交待。

miáo子,就是我们对红缨枪的俗称,您一定经常说,但不一定能写得出来。现在我可以非常自信地告诉您,红缨枪就是“矛子”,有时也叫“矛(miáo)子枪”。

矛,普通话中读máo,而读作miáo有古音的影子。“矛”在金文的写法中,像有柄的刺刃,柄上圆环,可系以饰物,属象形字(《文字析義》)。

年,我上了小学一年级,有一天老师突然通知说,唐山地震了。大队的大喇叭里反复广播,要求各家各户做好防震措施。爷爷就在我们家的当院里(指院子中间)搭了一个庵子,晚上我们堂兄弟几人就睡在庵子里。睡到半夜,庵子门忽闪忽闪飘动,风吹树梢发出一种怪异的声音,恰逢前几天刚看过电影《画皮》,那个鬼化作一张纸随处飘逸的画面不时地闪现在脑海中,我们都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声。一个个扑突扑突都窜回到了屋子里,爷爷知道我们娃娃家胆子小,就拿出两根红缨枪,对我们说:“给你们两个矛(miáo)子,你们轮流站岗放哨。”有了这两个矛(miáo)子壮胆,我们才在庵子里睡了踏实觉。

矛(miáo)子是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武器之一,又叫作“枪”,但本地老百姓习惯上还是叫矛(miáo)子。因为一提到“枪”,想到的就是电影里《铁道游击队》里的盒子枪。小时候玩耍过家家,编的句歌:

报告司令大队长,

前面发现李向阳。

李向阳背着盒子枪,

走一步,打三枪,

一枪打到你屁股上。

还有一首顶针手法的句歌是这样的:

跟屁眼,跟爷(yá)来,

跟到茅子里喝茶来,

茶不香,打一枪,

枪不亮,括一棒……

这些句歌中的“枪”都是指手枪、机枪、步枪之“枪”,并不是刀枪剑戟之“枪”。

我国现有的戏曲唱腔和道白的发音较多地保留了中古时期的汉字语音。在京剧的唱腔和韵白中“矛”就发音为miáo。京剧《龙凤呈祥》中“甘露寺”一回中乔玄唱:

“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miáo)惯锁咽喉。”

后来“回荆州”一回中张飞道白:

“胯下千里乌骓马,这丈八蛇矛(miáo)世无双。”

蒲剧是本地传统剧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年全面恢复传统古装戏以来,安泽县蒲剧团在我们村演出《破洪州》,戏里穆桂英是唱念做打都很吃功夫的刀马旦行当,特别是最后一场高潮处的激战场面,演员将矛(miáo)子上下翻飞旋转、抛向高处再翻转身子接住站稳,博得观众掌声雷动,有人惊呼:“矛(miáo)子功真好,好多年没看过了。”

年《蒲剧艺术》杂志第二期第44页载林雨所著《追忆毛月来牛小顺》一文中:“毛月来,本名彭福奎,……一次,该团演出武戏,缺一‘打矛(miáo)子’的补角,拉他顶替。……”

年临汾电视台《梨园堂》栏目做了三期“致敬经典——赏析蒲剧《白沟河》”,其中有采访老蒲剧艺术家卫金玉的片段,谈到该剧阵容强大时,卫金玉兴致满满地说道:“咱这平常演戏,四个矛(miáo)子、两个矛(miáo)子都行,但在青年剧团不行,八个,啥都是八个,正兵,反兵都是八个,少了不行。”这里的矛(miáo)子就是代指武场里执矛(miáo)子的龙套演员,泛指武场龙套。略感遗憾的是电视后期制作人员不深谙其意,打字幕时将“矛(miáo)子”错标为“苗子”。而卫金玉就是洪洞县曲亭师村人,地地道道的洪洞土话。

矛(miáo)子中的“矛”是本地典型的文白异读方言词,文读矛máo,白读矛miáo。而且异读得泾渭分明,甚至大多的人没有把二者归为同一个字,我曾经问过十几个人:“红缨枪的土话是不是叫miáo子?”,“是的”,“那miáo是哪个字?”所有的人回答:“不知道。”

而像其它文白异读的方言字却不是这样的情形。如:

“车”文白异读,“平车”、“骑车子”白读为“cha”,而“汽车”、“开车”文读为“che”;

“大”文白异读,“大人”、“大小”白读为“tuo”,而“大学”、“老大”文读为“da”。

文白异读主要是普通话普通、现代语文教学、广播电视等传媒融入我们生活的结果。如果将红缨枪读作“矛(máo)子”别人还以为是厕所,这只能白读,不能文读。而上语文课时,如果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矛”拼音标作miáo,老师一定给打零分;要是在以往过左的年代背诵老三篇,将《矛盾论》念成“miáo盾论”,保不准就会惨遭批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