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洪洞方言之“摆治” 文/刘志杰(山西临汾) “摆治”,咱们这里经常挂在嘴上,河南河北也是常用词,估计这是中原官话所共有的交集。“摆治”有摆布、整治、治理等意思。小时候,半导体是个时兴的豪华家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是每天耳边回响的常客。“滴滴答,滴滴答,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我就边写作业,边听半导体里的柔美的普通话,好像自己熟悉的亲人陪伴着自己。有一天,突然“小喇叭”不广播了,我急得不行,作业也没心思写了。妈妈见状,说不用急,给了我几块钱说:“拿到街上去,让修家电的给摆治一下就好了”由于让“摆治”过,“小喇叭”又张开了嘴巴。现在人民日报社工作的赵安平先生,三十年前曾经是我的对桌,蓦然间看到他博客里的一篇文章,其中点到对故乡洪洞的记忆,引起笔者的深刻共鸣,现局部援引如下:“中国人结婚有很多讲究,传统上从请风水先生测八字开始,到入洞房要经过很多‘习俗的门槛’:点日子、接亲、拜见亲人、闹洞房、三天回门等等。……就拿点日子来说吧。这是双方大人看过八字没有意见之后,在结婚实质性阶段之前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请风水先生选一个黄道吉日作为结婚的日子,我们老家叫做‘点日子’,这个活计一般是由男方请人点,一般要找当地最有名的风水先生,我们老家最有名的风水先生叫做宝贝,老人家80多岁去世的。据说在北京天桥很有名,曾经给一个大官的孩子‘摆治’过,所谓‘摆治’就是谁家里的人得了一种病,医生看不好,这是大家就怀疑他是得罪了哪路神灵了,就要请先生来摆治一下,用一些方法向神灵道歉,请神灵原谅。那个大官的孩子病得很重,怎么都看不好,慕名找到宝贝先生,宝贝先生看了看天色时辰,问清孩子的八字,掐了掐手指头,然后告诉他们一个办法:回去后,买一条大红色的秋裤,把裤子的裆部剪一个洞,让孩子从那个洞里钻出来,就好了。这等于是重生一遍。据说后来就好了。反正在当地传得很神。能请到宝贝给点日子那是很不容易的、很荣耀的。”读完赵先生的文章,笔者推测,“摆治”之所以谓“摆治”,这与上古时期巫医合一分不开。易经为六经之首,是中华文明发祥的基础理论之一,夜观天星的国师、泰山封阐的司仪、岐黄治病的医师、民间驱邪的巫师,无不精通和遵循于易经,他们共同的本领之一就是会“摆治”,所以被尊为先生。至今,除了称呼教书的教师为先生外,能看病的大夫也叫先生,能看风水的也叫先生。古代有一句名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说的就是“摆治”之能首先施于国家社稷,其次施于黎民百姓。治国与医人,道理相通。北宋时名臣范仲淹所推行的庆历新政,其实就是他为治国而开出的一剂理想药方,如果能够文治武功,将一个国家治理的国泰民安,那是最大的“摆治”之功。如果不能入职庙堂之高,即使身处江湖之远,也能尽施“摆治”之能,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当先生,设馆授徒或受聘私塾,教书育人,“摆治”人的思想;其二便是当医生,悬壶济世,“摆治”人的身体。在与严晓宏老师聊天的过程中,严老师又给予了很好的补充:摆治还有一个功能,如两人打架,胜的一方有时会说,我就不信摆治不了你。输的一方,有时也会说,你等着,我叫几个人来摆治你。总之“摆治”动机多多,渠道多多,手法多多,成败多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