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进化,“流量思维已死”等论调甚嚣尘上,“用户思维”、“场景思维”等更漂亮的概念相继诞生,不过,事实上是,流量思维永存。

流量是互联网的最基础概念,有了流量,才有用户,才有更深的转化,流量是第一步。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互联网企业都是要争取更多新用户和用户使用时间,这都属于流量的范畴。所以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粗犷的抢流量的思维将死,取而代之的是流量的精细化运营思维。

互联网的本质是经营流量,从互联网流量的迁徙路径,能推演出互联网行业的“心路历程”和未来趋势。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就是一部流量和入口演绎史

互联网发展至今,经历了门户时代、搜索时代,再到社交网络、视频网站、电商平台崛起,流量迅速提升,再到移动互联网兴起,头部APP成用户最主要信息获取渠道。梳理其中的脉络,流量格局的变化,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web1.0时代,门户和搜索时代,主要特点是1对N传播,以静态、单向阅读为主,用户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第二阶段是web2.0时代,社交和互动时代,主要特点是N对N,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人人参与,人人传播。在这个阶段,视频内容也开始流行起来,突破了静态的图文内容格式。

第三阶段是web3.0时代,移动和智能时代,主要特点是千人千面,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根据用户的行为和消费大数据,不断去优化算法,把用户最感兴趣的内容、最有可能成交的商品,优先推荐给用户。这也是一个更为个性化、多元化以及即时化传播的阶段。

移动互联网时代,理论上而言,用户入口和流量,分布得更为碎片化和个性化。不过,实际上,流量集中度反而提升了,TAB几乎垄断了流量入口,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