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怎么冶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12.html

在很久之前,长江与汉江交汇、冲刷、积淀,最终,形成了我的故乡——江汉平原。提到我的家乡,大家都会想起我们的民歌文化,著名的《洪湖水浪打浪》就是出自我的故乡江汉平原,除此之外,湖北省还有百余种蒸菜美食广受大众追捧。

“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江汉鱼米乡”就是对我家乡的真实写照。

何曾几时,我开始对祖籍的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就像叶子对根的追溯一般,隐约间回忆家乡一位老者对我溯源的启蒙:

那是我年幼的时候,村子里有一位盲眼的老爷爷,为了生计学习了些算命的本事,在县城“瞎子街”为人卜卦。盲眼爷爷除了算命外,二胡拉的也极为出色,但是,在父亲的阻挠下未能借此进入剧团,只得算卦谋生。

在古代,一些西方国家的先知也是盲眼的,可见,瞎子算命,也算是历经无数春秋异域的回响。

瞎眼爷爷除了算卦,还承担着传承亲族文化的重任,虽然,手中并无家族宗谱,家族姓氏的源头却一直留存于心。当年,他跟我们几个小孩子讲:我们家族可追溯最早的祖先姓鲁,名毕荣(拟音,详不可考证),于明朝从江西颠沛流离至湖北,本想定居天门,因种种原因搬到当下的祖地,如今在天门还存有我族宗亲的祠堂。

当时的我尚且年幼,并未对此留下深刻印象,不明真假。事过境迁,在后来偶然翻阅史籍才知道盲眼爷爷所言非虚。可时间太久未能寻得老人家行踪,溯祖之事无从考证,只得暂时作罢,极为可惜。

查阅了许多历史书籍后,了解到当年祖上搬家至此是随着“江西填湖广”的浪潮。这场运动是在明朝洪武年间,在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无数江右民系人口迁徙到湖广。

根据曹树基的《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时期》总结:

在洪武年间(早期)湖北地区的万总人口(不包括施州地区的少数民数人口)中,土著人口占43%,移民人口占57%。根据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统计,在湖北的98万移民人口中,江西籍移民约为69万,占总人口的70%。——湖南全区在洪武年间的.7万各类在籍人口中,元末及洪武年间迁人的民籍和军籍移民达73.1万人(包括移民移人湖南后所生子女),占当时全区人口四分之一。

可以说,此次移民影响相当深远,以至于在清代“湖广填四川”之后,长江流域的人口发生了更为剧烈的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考究历史,收集材料,逐渐勾勒出“江西填湖广”这场移民活动的基本面貌。当年的移民路线大体为:进入湖南采用陆路,移民门通过湘东与赣西间的多重山脉的长廊或斜谷进行迁徙。并且,进入湖北以水路为主,充分利用长江、汉水的交通脉络。

可惜,专家学者推测出的路线太过笼统,我并未从中找出关于本家祖先详细的迁移线路,至此,恐怕宗族关于这场移民的细枝末节已然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江汉平原以北,即为宋元战争的前线——襄阳。在蒙古铁蹄踏进襄阳城后,京山等地一片狼藉,生灵涂炭,此番细节于《元史》中有详细记载,其中,便有些迁徙的痕迹产生。

元末战火蔓延,京山县南(如今为仙桃市)为陈友谅军的大本营,除此之外,还有徐寿辉等势力盘踞在京山县周围,战乱席卷灾祸蔓延,使后来当地都流传着“洪武开坎”的民间谚语。战乱影响深远,以至于无数家族被迫移民至此。据传,张居正的先祖就是从朱元璋祖地凤阳迁居而来。

如今,不少两湖的住民(乡村居多)戏称自己为“江西种”,流传有“湖北湖南一家亲,都是江西老表亲”等有趣的顺口溜。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言称:但凡江西人后裔的小脚趾甲便要比常人多一块。又比如,湖南湖北一些地方称如厕为“解手”。

据当地人说,因为他们的祖先是被五花大绑用船押运至此,途中要解决三急之时,必须呼喊看守官兵解开手中捆绑的绳索,所以,“解手”一词就成了如厕方便的意思,并沿用至今。

这便是“江西填湖广”这场迁徙带来的些许影响。

这里,我们分析传世的移民资料,发现这场运动至少远可以上溯到唐朝,一直延续到清后期,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南宋末年以前是序幕期,移民动因有的是受战乱所逼,有的是听说两湖人口稀少,土地易于购置。其后,出现过两次迁徙高潮。

其中,最大的一次就上文所说的——明初洪武年间。

还有一次,则是魏源所记的——清初。

祖籍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后人对祖先崇拜所产生的概念,所谓祖籍,即祖宗长期居住、繁衍、休养生息之地。若将家族理解为枝叶繁茂的大树,祖籍则是根系生长的沃壤。无论我们出身何处,祖先的源头、足迹等都是承载文明的历史瑰宝。

可以说,在明朝灭了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即明初大移民。其中,“江西鄱阳瓦屑坝”、“山西洪洞大槐树”、“南京杨柳巷”和客家人之源“福建宁化”并称为中国明代四大移民的集散地,也是寻根之地。

试想当年,我们的祖先背起行囊背井离乡,携家带口迁徙到陌生的地域,开创崭新的社会文化,他们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流离奔波只为开枝散叶繁衍生息,这是多么勇敢无畏的壮举!这点,我们可以从当年移民活动流传下来的“走西口”、“闯关东”、“充军云南”等民谚中得到一丝信息。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家族开枝散叶的微末细节,倘若尊重史实,耐心考量,就能从其中得知先祖生存迁徙的源头。

各位读者,读到此处,是否有心捧起一本厚厚的史书追溯家族由来呢?

参考资料:

『《元史》、《明史》、《中国移民史》、《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浪潮》』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