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年()开始,华北五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发生了一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此次灾荒一直持续到光绪五年(),除重灾区华北五省之外,还波及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四川北部及甘肃东部广大地区,受灾人口超过一亿,直接和间接死亡人口在一千万以上。因为此次灾荒最严重的时期集中在、两年,这两年是农历的丁丑年、戊寅年,故史称“丁戊奇荒”。 年,年仅19岁的同治帝驾崩,把持朝政的慈禧太后扶立年仅4岁的载湉继承大统,是为光绪皇帝。光绪元年()春,北京及周边地区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清政府分派五位大臣向各处神灵求雨,并不见效。到秋天,旱情逐步蔓延到华北五省。次年开春以后,晋、冀、鲁、豫、陕各地持续亢旱,多地夏粮绝收,秋季作物无法播种。 持续干旱还在京畿一带造成了严重的蝗灾,本就枯萎欲死的残存庄稼又被蝗虫一扫而空。各地都开始出现逃荒的灾民,粮价飞涨,一些地方草根树皮都已“殆尽”,绝望的饥民开始聚众闹荒。 当时正在山东青州府传教的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致书《万国公报》呼吁捐款救灾,他说灾民用谷糠、草籽及树叶树皮磨面充饥,其“老弱不堪行动不能自如”者,“只得坐以待毙”,至于“将妻女儿媳贱卖”及“自缢、投井、投河、服毒者”,难以尽述。李提摩太估计,整个青州府饥民约有二三百万之多,截止年春,该地饿死者就超过了五十万。 到年末,旱灾和蝗灾蔓延到皖北、苏北地区,大批饥民纷纷流亡到苏南江浙一带,“入冬后逃亡饿死者不计其数”。 华北地区持续了两年的干旱在年达到极值,千百万灾民在顽强挣扎之后大量死亡,山西、河南一些地方沦为人间炼狱,当时的报纸描述: 卖田、卖屋、卖牛马、买车辆、卖农具,卖衣服器具,卖妻、卖女、卖儿;食草根、食树皮、食牛皮、食石粉、食泥、食纸、食丝絮、食死人肉、食死人骨;路人相食,家人相食,食人者为人食,亲友不敢相过;食人者死,忍饥者死,疫病死,自尽死,生子女不举,饿殍载途,白骨盈野。 当一切能吃不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完之后,就开始了“人吃人”的人间惨剧。先是活人吃死去的人,发展到活人相食;从吃陌生人,发展为家人相食。惨、惨、惨…… 时任山西巡抚曾国荃向朝廷奏报说:山西“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祲奇灾,古所未见”,苟延残喘的灾民以观音土充饥,“不数日间,泥性发涨,腹破肠摧,同归于尽”;有的饥民将树皮草叶掺杂死人、骡马的骨头“碾细食之”。光绪四年()四月的《申报》上刊载了一份《山西饥民单》: 灵石县三家村92家,饿死人,全家饿死72家……汾西县伏珠村家,饿死多人,全家饿死者多家。霍州上乐平家,饿死多人,全家饿死80家……赵城县王西村,饿死多人,全家饿死家……洪洞县城内饿死4千人……冯张村家,现20多人,别的全家都饿死了……董保村除了6口人,全都饿死了……临汾县乔村余家,饿死人,全家饿死多家……绛州城内大约家,饿死人,全家饿死60家……蒲州万泉、猗氏两县,饿死者一半,吃人肉者平常耳。泽州府凤台县冶底村家,0人饿死人……屯留县城外7村内饿死1人,全家饿死家。王家庄一人杀人吃肉,人见之将他拉到社内,口袋中查出死人两手,他说已经吃了8个人,活杀吃了1个,有一女年12岁活杀吃了…… 河南全省“歉收者50余州县,全荒者28州县”,朝廷派到河南赈灾的刑部左侍郎袁保恒奏报,全省报灾者87个州县,饥民五六百万,“被灾之广,受灾之重,为二百数十年来所未有”。而《申报》派往当地的记者报道说: 某等自十月初十日由清江起早前往,一入归德府界,即见流民络绎,或哀泣于道路,或僵卧于风雪,极目荒凉,不堪言状……若怀庆所属之济源,卫辉所属之获嘉,陕州所属之灵宝,河南所属之孟津及原武、阳武、修武等县,皆连旱三年……其地非特树皮草根剥掘殆尽,甚至新死之人,饥民亦争相残食……而灵宝一带,饿殍遍地,以致车不能行。如此奇灾,实所罕有。较诸海州、青州之荒更加数倍。即如汴城虽设粥厂,日食一粥,已集饥民七八万人,每日拥挤及冻馁僵仆而死者数十人……日前风雪交加,而冻毙者更无数可稽。所死之人,并无棺木,随处掘一大坑,无论男女,尸骸俱堆积其中,夜深呼号乞食,闻者心酸,见者落泪。 陕西全省和甘肃东部都被饥荒笼罩,关中赤地千里,死亡遍野,饥饿驱使灾民铤而走险,他们扯起大旗,上书“王法难犯,饥饿难当”八个大字,纷纷聚众抢粮。一向湿润多雨的四川北部也遭受大旱,《南江县志》载: 丁丑岁,川之北亦旱,而巴中、南江、通江三州县尤甚……是冬及次年春,或举家悄毙,或人相残食,馑殍不下数万。仁厚者始施棺,次施席,席不继则掘深坎丛葬之,名曰万人坑。 华北五省及其周边多地的旱灾一直持续到了年春夏,期间连黄河也几乎断流。旱灾逐渐解除之后,连续几年的歉收和绝收造成的饥荒还在延续,在山西的一些地方,有的“全家饿死于屋内,日久无人埋葬,或赤身弃于村外,或掷于沟壑,人食狼吞,惨不忍睹”,有的母亲拉着孩子一起投井,有的母亲已经死在路旁,怀里的婴儿还在呱呱啼哭。数十万各地灾民涌进北京城,希望能在天子脚下得到救济,然而杯水车薪,京城的道路上也不断有饥民倒毙。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年春,就在各地旱灾灾情逐步解除,人们刚刚看到一缕希望的时候,大面积的瘟疫又席卷了灾区。河南全省死于瘟疫者不计其数,连朝廷派来赈灾的钦差大臣袁保恒也染疫身亡。陕西北部的延榆绥道道员及榆林县三任县令相继感染瘟疫而殁,民间可想而知。山西全省百姓死于瘟疫者十之二三,临汾县一地,疫后光掩埋尸体就花了两个多月时间。 到了五月,疫情逐渐好转,旱象次第消除,当劫后余生的人们开始盘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时候,老天爷又给了他们重重一击。五月十二日,甘肃南部靠近四川的阶州、文县一带发生了震级8级,烈度11度的大地震,震中区一片废墟,直接死于地震者3万余人,其他死于震后滑坡、水灾等次生灾害者难以统计。其波及范围“东至西安以东,南过成都以南,纵横几二千里”。 “丁戊奇荒”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惨烈的灾荒之一,在连续的旱灾、瘟疫及地震等多种灾害的叠加打击之下,华北五省及周边区域受灾人口在一亿以上,直接死亡人数超过了千万。山西、河南等重灾区,饥饿、瘟疫死亡加上逃荒,人口损失都在半数以上。山西太谷、灵石、临汾、芮城及河南灵宝等县,甚至到了民国时期,人口也没能恢复到灾前的水平。在山西全境和相邻的陕西中北部,由于农村人口的急剧减少,狼的数量爆发性增长,成群结队的野狼光天化日之下就敢袭击行人,甚至冲进院落捕食牲畜,“狼灾”在这些地区又持续了很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