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在汇总梳理群众意见和调查研究、对照检视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确定了具体整改措施。现将(第二批)整改事项公布如下,请全县广大党员群众监督。 一、大槐树镇: 1、针对个别村(社区)服务场所不完善,群众办事有时找不到人问题,新建西池、庄园、常五、后坡底等4个 平米以上的标准化、规范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对秦家庄村、沟东村、董家沟村、南王村、北玉村等村级活动场所提档升级,集中开展便民服务,配备志愿服务队员,方便群众办事。(完成时限:12月底) 2、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的问题,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县城建局、供热公司沟通协调,为祥和小区居民解决供热的问题;同县交通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南磨村公交车停靠问题,方便群众出行。(完成时限:11月底) 3、针对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作用不够的问题,新建人大代表联络站两处,健全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机制,组织好人大代表进代表联络站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推进代表联络站规范运作,发挥作用。(完成时限:11月底) 二、甘亭镇: 4、针对个别农村服务场所薄弱问题,投资万元建设北杜村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投资60万元建成华林村村级活动场所;投资万元建成天井村平米的村民文化中心,方便群众开展活动。(完成时限:12月底) 5、针对园区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的问题,围绕加强要素保障,建设9.2公里的引水管线和6.3公里给水管线,设立园区供水站;完成园区22万伏变电站建设项目土地征用和附着物赔偿工作,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为园区招商引资及经济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后盾。(完成时限:11月底) 三、曲亭镇: 6、针对农副产品销路不畅、附加值不高、群众增收路径不宽等问题,按照“党委搭台、电商唱戏、农户受益”的思路,建成全县首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在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提升了农副产品附加值,打通农副产品销路,促进农民增收。(完成时限:11月底) 7、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弱的问题,协调县自然资源局、开发办、农服中心,在薄村、师村、逍洞等9个村实施2.1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带动农民增收;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师村、薄村试点开展农业调产工作,发展油用牡丹亩、药用芍药亩,促进农民增收。(完成时限:11月底) 8、针对群众反映的农业技术提升难的问题,先后3次组织农民去运城、陕西等地观摩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市、县农业专家讲解花椒、红薯种植技术,累计培训余人次,促进农产品提质增量、农户增收致富。(完成时限:11月底) 四、苏堡镇: 9、针对个别乡道路损坏、群众通行不畅的问题。对下鲁、茹去、董家垣、柳沟等四个村,共计10.07公里主干道路进行硬化,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日常出行。(完成时限:12月底) 10、针对群众办事难、办事远的问题。以古县、后山头、蜀村、南铁沟等村四室一站为平台,釆用划分片区的形式,推行“镇事村办”,镇班子成员及相关站所负责人每周轮值驻村一天集中在四室一站为群众集中服务,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完成时限:11月底) 五、广胜寺镇: 11、针对镇区周边群众冬季取暖难的问题,积极协调山焦集团,利用工业余热,为镇区周边7个村余户村民提供集中供暖。目前柴村余户已接通集中供暖,其余6个村村级换热站已全部封顶,二网管道、支架正在紧张施工,在采暖期结束前全部纳入集中供热管网。(完成时限:12月底) 12、针对群众反映村级便民服务站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建立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村干部一对多联系困难户、五保户、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无偿为其代办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户口办理等业务;村干部轮流到便民服务站坐班,保证每天至少有一名村干部接待群众,确保群众事项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截至目前,已受理群众代办事项20余项,受惠群众余人。(完成时限:11月底) 五、明姜镇: 13、针对农村道路损坏严重,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对明姜镇府前街进行拓宽改造,实施绿化亮化。积极协调山焦公司,对南社村2.2公里输煤通道进行重修,协调县交通局,整修梁里村、石门峪至董家庄主干道路,解决南社、梁里、石门峪、董家庄等4个村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完成时限:11月底) 14、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集中开展农村环境清洁整治,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上下联动,重点打造“一个窗口、两个循环、四条主线、五个示范”,改变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打造明姜干净整洁的对外形象。(完成时限:12月底) 15、针对村级活动场所陈旧、设施不完善问题。对东董村、石门峪、兴旺峪、梁里、韩家庄、北伏牛等6个村的村级活动场所进行升级改造,配套建设“四室一站”,在石门峪村建设村民休闲健身文化广场。实现党群活动有阵地,群众休闲有去处。(完成时限:11月底) 六、赵城镇: 16、针对个别村级服务场所不完善问题,新建王开村、桥西村2个平米以上的标准化、规范化村级活动场所,设立四室一站、便民服务中心等功能场所。对北街村、新庄村、东沟村、东街村等8个村级活动场所提档升级,集中开展便民服务,加强值班值守,方便群众办事。(完成时限:12月底) 17、针对镇区主干街道车辆乱停乱放,影响群众出行的问题,规划设计道路两侧停车位余个,积极与赵城交警中队沟通协调,加强道路管控,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区环境。(完成时限:11月底) 18、针对个别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积极与县水利局沟通协调,实施桥西村、永乐村、圪塔村、湾里村4个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更换0余米饮水管网,解决6余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时限:12月底) 七、万安镇: 19、针对推进“煤改电”工程创新工作方法不够的问题,结合农户实情,与空气能生产厂家达成协议,采取农户自主购买与BOT租赁相结合模式,促进“煤改电”工程的落实。(完成时限:11月底) 20、针对个别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投资万元,实施樊村供水配套设施安装工程,投资60余万元,在下村打深井一眼,解决人居饮水难的问题;投资52.8万元,修建了东姚头、西姚头村的U型灌溉渠,解决农田灌溉难的问题,对垣上村进村道路重新整修,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完成时限:11月底) 九、刘家垣镇: 21、针对个别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出行不便、吃水困难等问题,投资60万元,新建大古村水塔2座,购置净化设备1套,解决人畜吃水问题;投资余万元,对曹家庄村主干道路、效古村兔儿沟道路、东义村村主干道路进行了硬化,方便群众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改善村容村貌。(完成时限:11月底) 22、针对对农业种植户、养殖户技术帮扶力度不大的问题,邀请农业农村局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织镇6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东舜农业公司小白菜质量和销售进行现场指导,向50多家萝卜种植户和多家小麦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深获群众好评。(完成时限:11月底) 23、针对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重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安排律师、包村干部深入农村耐心细致的做工作,调节化解矛盾13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邀请法院法警和律师到镇村宣传法治知识,培训余人次,群众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营造出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完成时限:11月底) 十、淹底乡: 24、针对农户对市场理念不够浓厚,产业品牌效应不强问题,举办洪洞县第二届红薯文化节,借助电商“互联网+”传播优势,倾力打造“洪洞红薯、洪洞红薯文化节”两大品牌,形成“支部+电商企业+农户”经营模式,推动淹底乡红薯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完成时限11月底) 25、针对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实施吉村、后泉村0米灌溉渠防渗工程;实施东谷村、小甘亭村饮水解困工程;实施上张村、南谷村、杨家掌村道路维修工程,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完成时限11月底) 26、针对产业布局不合理,农民增收难问题。加快农业产业调整步伐,强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以安百福园药材种植合作社、贤农苗木合作社等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形成东部10亩远志中药材种植基地,西部亩苗木繁育种植基地,南部亩蓝土地红薯种植基地,北部0亩朝天椒种植基地,中部0亩水浇地蔬菜种植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完成时限11月底) 十一、兴唐寺乡: 27、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广的问题,积极申请市、县两级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按照“试点先行”的发展思路,扶持窑垣村新建蔬菜批发市场,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扶持杏沟村发展“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打造杏沟村新型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完成时限:11月底) 28、针对“秋延蔬菜”种植技术缺乏的问题,组织菜农代表到太谷农科院蔬菜大棚基地和曲沃大蒜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学习;邀请市、县农业专家,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对“延秋蔬菜”的种植、育苗、病虫害防治等开展理论培训,进一步提升“秋延蔬菜”的种植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完成时限:11月底) 十二、堤村乡: 29、针对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特色、规模的问题,实施堤村乡优质农业扩量、提质、增效工程,将许村红枣、好义核桃、平垣中药材、干河双季槐等特色产业纳入重点农业项目,在原有0余亩中药材的基础上,发展0余亩柴胡等中药材的种植。(完成时限:11月底) 30、针对农村环境质量不高的问题,统筹开展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清运、“散乱污”企业取缔、洗车点规范整治及道路扬尘治理等工作,清缴散煤3余吨,完成台壁挂炉任务,规范整治70余个洗车点,硬化路边地面4万余平方,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完成时限:11月底) 十三、辛村乡: 31、针对“煤改气”、“煤改电”后续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积极联系燃气公司、壁挂炉、空气能厂家对群众进行使用知识培训,指导实际操作,先后培训人员0余人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入户进行现场教授与宣传,制作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彩页以及使用说明。清洁取暖工作得到积极落实,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完成时限:11月底) 32、针对河西新区集中供暖进度缓慢的问题,乡党委多次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商议解决问题方案;积极与住建、物业等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处理土地等问题。全力配合富民热力公司排除隐患,加快施工进度,解决群众供暖问题。(完成时限:12月上旬) 十四、龙马乡: 33、针对农村公共设施配套薄弱、群众出行环境差、吃水、浇地难的问题。投资60余万元完成新庄村1公里、岳柳1.5公里道路硬化工程,有效解决当地群众行路难问题。积极争取上级“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投资余万元,新建西龙马、张家庄机井2眼,解决0余口人的饮水难问题。投资余万元,硬化赵村、下沟、东龙马高灌渠道0余米。(完成时限:11月底) 34、针对农业乡镇农业发展种养技术科技性不强、农产品特色不突出的问题。采取培育“产业带头人”辐射区域产业发展的模式,逐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邀请县农委、畜牧、林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各领域农民培训10余次,送出去参加中药、蔬菜种植等专业培训10余人次,培育各类新型农民工余人,以市场为导向,以“专、精、特、新”为方向,立足本地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发展大棚蔬菜、红肉苹果、中药种植、羊肚菌的种植等特色产业。(完成时限:12月底) 十五、山头乡: 35、针对地质灾害搬迁移民劳动技能单一的问题。加大与搬迁移民的沟通联系,定期上门访问,及时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与人社、妇联等部门合作,加强适龄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搬迁移民适应新环境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完成时限:11月底) 36、针对主导产业发展管理、服务不到位问题。进一步做强核桃产业,打造曹家沟村、妥当村千亩优质良种核桃示范基地,强化科学管护,品牌营销,精细加工示范引领;与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部门合作,开展核桃种植、管理环节技术培训,提升核桃产业发展质量,促进种植户增产增收。(完成时限:11月底) 十六、左木乡: 37、针对段家山麻峪自然村村民危房治理进度慢的问题,成立了由乡政府、段家山村、洪崖煤业三方组成的危房搬迁治理指挥部,及时与同煤集团洪崖煤业协调危房户搬迁赔偿,开展与农户签订赔偿协议工作。(完成时限:11月底) 38、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问题,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三交河商业街亮化美化为突破点,发挥示范作用,提升全乡村容村貌。投资40万元,打造三交河、霍家庄、左木村余平米的党建文化墙,更换商户牌匾50余块,重新设立大型户外版面20块,整体面貌显著提升。(完成时限:11月底) 洪洞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办公室 年12月5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