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91014/7534559.html 洪洞好人 娥飞翩翩挂红灯(六) ——拉一车灯笼归故乡 文/张三平 玲娥在屯头村兴致勃勃地学习了十几天扎灯笼,没交学费,主家不高兴了,玲娥感觉自己或许会做了。她信守承诺,取出了银行卡里全部的五万块钱购买了做灯笼的原材料,塑料盘,钢丝木条,红色纱布等,竟然满满装了一大卡车。丈夫在电话里坚决不同意进货,脑子里气血上涌的玲娥此时此刻有一种神魂附体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气势。她押送着离开华北平原,翻越太行山,轰轰烈烈地踏上黄土高原,向着晋南沃土飞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忐忑不安的玲娥眼看就要回村了,一道障碍横亘在眼前——村口的铁路桥挡住了大车的来路。出师未捷,玲娥心急如焚,卡车司机频频摁着喇叭,急中生智,玲娥想到把货先卸在桥东的村委会院内。村长夫人叫元梅,与玲娥是闺蜜,玲娥求元梅跟丈夫村长通融一下,先暂时把货卸下来,村长爽快地答应了。 玲娥跟丈夫打电话,丈夫气哼哼地从五洲农场叫了几个人,好歹帮玲娥把一车货卸到了村委会大院里。 货卸下了,人走光了,玲娥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一堆货中间发呆,她不敢回家,怕挨丈夫的臭骂。元梅见她不回家,热情地过来询问,玲娥说:“我要看管我的货!” 元梅“咯咯咯”地大笑:“好我的玲娥哩,村委会里到处是监控,丢不了你的货,快回家去吃饭吧!吃完饭找三轮来盘你的货!”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玲娥无奈地回家,一进门,丈夫的脸就掉了下来,他说:“你呀你!怎么说你呢?你真是个卖坟地的主儿!你可真行啊!你干脆不用回来了,天天抱上你的灯笼过活去!” 玲娥陪着笑脸,像个犯了错的孩子,她语气温柔地说:“货已经拉回来了,抱怨也没用了!你好好地干你的果木去,我自己一个人扎灯笼,我绝不拉摸你!” 第二天,玲娥来到村委会,看着一堆堆货发愁,这些货有的要晒,不晒可能就要发霉。村委会大院是个理想的地方,但村委会是全村人的,不是谁一家的。玲娥又去找村长,找村委的每一个委员,软磨硬泡,请村委会多通融,支持她的工作。村长及村委会的人答应帮她做其他村民的工作。 玲娥是个有心的人,这年过年时,她往村委会,全村的大街上,村里通往国道的大路上挂上红彤彤的灯笼。红灯笼充满喜庆气氛,是全村亘古第一次。灯笼吸引了四邻八乡的人,也吸引了嗅觉敏感的记者。 樱桃好吃树难栽,灯笼好看盘难扎。玲娥的儿媳妇在曲亭上班,善解人意,玲娥说:“除儿,你可得支持妈的工作!” 儿媳说:“妈,你就放心吧!我支持你,你儿子也支持你!” 儿媳妇找来她的几个姐妹,玲娥找了自己几个相好的女朋友,灯笼开扎了。玲娥手把手地示范,把坚硬的钢丝插进塑料盘,用缝纫机把裁好的灯笼纱缝在一起,再一一套在穿好的架子上。 腊月到了,玲娥拉了几个订单,她指挥十一个女工加紧做活儿,生怕误了交货期限。 这天早晨,玲娥来到村委会的作坊,上班时间已过,工人一个人也没来,玲娥怀疑自己看错了时间,时间一分秒地过去了,工人还是没来。玲娥心急如焚,她给工人们一一打电话。从回话中得知,这十一名工人是集体辞职要求加薪。缝制一个灯罩四毛伍,工人要求加到八毛。四毛伍玲娥能勉强挣出成本,八毛那是干赔。 玲娥彻夜难眠,愁得头发能一夜白了。再愁也得想办法。玲娥忽然想到甘亭镇上个做寿衣的姑娘燕燕。她试着跟燕燕打电话,先问东问西,再转到生意好不好的话题上来,燕燕说:“娥儿姐,买卖不好做,我天天就没活儿!” 玲娥赶紧接上说:“燕燕,活儿不忙的话,能办姐一个忙吗?” 玲娥把她的难处向燕燕说了,告诉她做一个灯笼罩还是四毛五。 燕燕说:“好我的姐哩,哪用得了那么多呀!我帮你做就是了,不用那么多!” 燕燕家电动缝纫机,人又精干利落,“嚓嚓嚓,嚓嚓嚓”,电动缝纫机一开,灯笼罩哗哗地流了出来,燕燕一天做的罩子比手工四个人还多,玲娥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一些。活儿做完后,玲娥仍旧照四毛五给燕燕算的帐,去掉零头四百八十元。 那是玲娥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丈夫不理解,客户催得急,工人闹罢工,玲娥一个人坐在冰冷的村委里,睡不着,睡不着就做灯笼,累了就眯一会儿,醒来接着做,做着做着,天亮了! 玲娥的手疼病就是那时落下的。 这一批活儿总算干完了。罢工的十一个人又找回来了,说四毛五她们还要干,玲娥本来不想用她们了。又觉得乡里乡亲的,心一软又答应了。复工一礼拜后,玲娥给她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的内容是签协议,协议规定必须干够一年才能辞工,签了协议,按了鲜红的手印,玲娥长长叹了一口气! 从此后,玲娥接受了惨痛的教训,每雇一批工人必先签订协议,且年年干年年签,她被逼怕了。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