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电商扶贫,就是把“互联网+”纳入政府扶贫工作体系中,通过一户带多户、一店带多村的精准扶贫带贫机制,对接城乡广域的大市场,使农产品借助互联网“飞”出山沟沟,进而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今年以来,我省紧扣决战完胜目标要求,根据《山西省年电商扶贫行动计划》安排,多措并举提升贫困地区电商服务能力,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特产品网络销售,巩固脱贫成果,为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牢了农村电子商务基础。 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寒风凛冽,山路弯弯。12月15日,记者来到吕梁山南端的隰县,在阳头升乡竹干村见到了当地的网络“达人”王明明。戴着一副深度近视镜的他态度和蔼,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依靠政府搭建的电商服务站,在村里开设网店后,再也不用东奔西走,只需轻轻一点鼠标就能把各种农特产品卖出去。”去年,他的销售额有万元,其中帮助贫困户销售50多万元,带动50余户贫困户年均增收元。 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我省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曾几何时,藏在山里的农特产品,常常因为卖不出去而烂掉。现如今,这里的许多农户做起了电商,互联网带着农特产品“飞”向全国各地,老百姓不再因为卖不出去而犯难。 年起,我省把电商扶贫纳入全省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成立了省电商扶贫领导组,先后出台《山西省电商扶贫行动计划》《山西省电商扶贫“到村到户”工作实施方案》《山西省电商扶贫工作评价办法》,商务、扶贫、财政等部门合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使得我省农特产品搭上了网络销售的快车。 经过近5年发展,我省电商服务体系更加全面。省电商扶贫领导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底,全省建设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52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现36个国家级贫困县、10个深度贫困县全覆盖,圆满完成“十三五”任务指标。 目前,全省58个贫困县骨干电商企业建设的县级服务(运营)中心实现全覆盖,通过设立村级服务站和乡村代理(代购、代送)员等方式,电商服务覆盖行政村数量由年的个增加至现在的个,占58个贫困县行政村总数的82.9%,电商服务覆盖贫困村数量由年的个增加至个,占58个贫困县贫困村总数的94.3%,在巩固“双70%”的目标前提下,实现了稳定增长。 创新驱动畅通销售渠道 “说花椒,道花椒。花椒虽然用得少,五味里头主调料……”在全国消费扶贫月期间,洪洞县曲亭镇的赵忠华在镇里的电商服务站说着顺口溜,卖着堆放在面前的花椒、辣椒、核桃等农特产品,吸引着现场和屏幕前很多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