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临汾洪洞方言系列喝汤(hoto) 文/刘志杰 穿越时空的隧道,时光年轮倒转四十五年。哗啦啦汾河流水以东的黄土地上,当年白面书生小张的到来,给这个贫瘠苦涩的农村增添了一绺城市的新鲜元素。原本白晰的双手已经像老农大叔一样粗皴,椭圆的指纹里渗满了泥土的芳香。这天,收获玉米棒子的金黄掩盖不住深秋料峭的秋意。像往常一样,小张肩扛着的镢头,走过坎坎沟沟的田间地垅,穿过地边忽弯忽直的乡间小路。收工回到村里,看着村舍背墙上大红漆刷写的标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边走边感到一股无名的成就感涌上心头。正在这时,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小张同志,今嘛黑喽到我家喝汤(hoto)!”回头一看,原来是王大伯。知识青年到贫下中农家里吃派饭已经习惯了,但去王大伯家还是第一次。“大伯,我问一下,‘hoto’是什么意思?”“哦,‘hoto’是我们这儿的土话,用你们城里普通话来说就是‘hetang’(喝汤)。”“哦!原来是喝汤呀,一会我准时去。”走进王大伯院子的刺栅门,天已经黑了。十多平米的老土坯砖墙屋中,老油灯幽暗的光线映照在墙上十六帧幅《龙江颂》戏曲年画,大娘掀开笼盖,热腾腾的蒸汽顿时弥漫了整个屋子。“快,上炕(shoko)。”被热情地迎上小四方桌,一股浓浓家的感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是件温馨幸福的事。热汽腾腾的大碗米汤、黄橙橙的窝窝头、圆圆长长的红薯……端上小桌的还有淳朴的笑容。桌边的老老少少边聊边吃,苦涩的岁月中往往也有甜蜜的味道。小张用筷子拨开表面一层薄薄的油膜,香气就袭入鼻孔,再呷一口,在口腔中回旋品味,然后缓缓地依依不舍地咽下去,后味那个醇香呀,现在回忆起来都直流口水。不一会儿,一碗米汤下肚了,大娘又盛上一碗。咕噜咕噜一会儿又喝光了,稀水涮肠子,小张更加感觉到饥肠辘辘。看着大伯大娘一口红薯一口菜地,小张不知该如何说……正在这时,细心的王大伯察觉到有些不对劲。问小张“为啥光喝米汤不吃饭呀?你大娘做的窝窝酸菜不好吃吗?”“不是不是!”小张赶紧应答道“您不是说‘hoto’就是喝汤吗?”哈哈哈哈哈!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嘴里的菜差一点没吐出来。“哎呀!忘了告你啦,‘hoto’就是‘喝汤’,‘喝汤’就是吃晚饭。你大娘给你做了一桌子饭,虽比不上你们城里,吃些压压饥吧。”“哦!原来是这样呀。”小张急可不奈地抓起一块红薯,皮儿也没剥利洒就塞进了嘴里……那次“喝汤”是他今生最难忘的一次晚餐。后来,细心的小张发现,在临汾这个古老而温暖的土地上,到处散发着可亲可忆的乡土气息。人们见了面不像城里边“早上好”、“晚上好”地互相问候,而是先问你“吃了饭了吗?”、“喝了汤(to)了吗?”、“黑喽熬的啥汤(to)呢?”看来这里的温饱问题仿佛是人们最为关切的话题。平凡岁月中的一声亲切的乡音,足以让你融入他们热烈的亲情怀抱,即便在数天寒天也能感受到阵阵温暖。经过慢慢积累,他发现这里的方言一般将普通话中的阳漾韵转音为歌哿韵:也就是把“ang”往往发音为“o”。比如:“上”念“硕”,“庄”念“茁”,“汤”念“沱”,“狼”念“罗”,“凉”念“掠”,“墙”念“quo”,“长”念“绰”,“张”念“茁”,“黄”念“活”,“羊”念“岳(二声)”但是“忙”不能念成“魔”,如果见到哪一位大婶正在地里忙碌,要是这样问她“大婶,您魔啦?”那你就成了属核桃(getao)的——该挨打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