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M4墓葬内,葬具为一棺一椁,出土的器物有陶、铜、金、漆、石、骨器等。M6墓葬出土了编钟等陪葬品。本报9月8日讯(记者孙轶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日前在洪洞县广胜寺镇南秦村西南的一处台地之上,发现两座高规格的春秋墓葬,墓主为贵族。这两座墓葬是夫妻异穴合葬墓,出土各类文物总计件套,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据了解,南秦村地处洪洞与赵城交界,从该墓葬的葬俗上分析,或与赵国有关。此次发现的南秦墓地属于南秦遗址的一部分。南秦遗址早在解放初期就被相关部门发现,其范围包括了南秦村、永凝堡、坊堆三处遗存,20世纪80年代曾在永凝堡抢救发掘了中小墓葬12座。本次发现的南秦墓地,西南距洪洞县县城约5公里,北距永凝堡遗址约1公里,东北距坊堆遗址约2.5公里,南十余公里为东周洪洞古城遗址。墓地地势较为平坦,东北望霍山,出霍泉河,北面有磨河,南面有洪安涧河,属于南秦遗址的范围。年3月,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旅游局和洪洞县文物旅游局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并进入墓地,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试探性发掘,并最终确定了初次发掘的位置。结合墓地勘探情况及实际需要,考古工作者选择对整个墓地西南区域中两处大中型墓葬及其周围遗存进行初次发掘,面积余平方米,共布10×10m的四个探方。因墓地地下水位较浅,发掘困难较大,此次发掘历时近半年,共发掘清理了不同时期的墓葬9座,灰坑4处。经初步推断,有春秋墓2座、战国至秦墓葬3座、清代墓4座,不同时期的墓葬规模、形制、葬式各不相同。发掘出土了各类文物,总计两百件套。其中未被盗掘的两座春秋时期墓葬M4、M6,是此次发掘的重要发现。据山西省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两墓墓葬形制为口大底小的竖穴土坑墓,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向。M4和M6墓葬南北并列,葬具为一棺一椁。在M4墓室的棺内发现人骨一具,保存状况较差,仅存牙齿数颗。出土的器物有陶、铜、金、漆、石、骨器等。其中,陶器有高领折肩壶2件、侈口小罐1件,铜器有带盖鼎2件、带盖豆2件,舟、盘、匜各1件,铜盘之下放置2件车軎,铜舟下出土金箔1片,另有石圭1组、骨管1件、祭骨1具(应为狗)。M6墓室内的葬具为一椁两棺,人骨保存较差,但出土的器物非常全面,有陶、铜、金、玉等各类器物余件。其中,随葬铜容器21件,铜编钟一组9件,石编磬一组10件;陶器6件;铜兵器有戈、剑、镞;还有车軎、铃、马衔等车马器,凿、锛类铜工具,漆器、金饰、石圭、玉圭、玉饰及各类贝串饰等。从出土器物上看,墓主人的身份非常高贵。从墓葬形制及器物来看,大致可推断M6墓葬时代为春秋中期偏晚,M4的年代当为春秋晚期。墓主级别为贵族阶层,或为卿大夫。M6、M4为夫妻异穴合葬墓的可能性较大。墓葬所反映的葬俗为非姬姓,南秦村地处洪洞与赵城交界,或许与赵国有关。其它墓为战国晚至秦、清等不同时期的平民墓葬。南秦墓地反映了该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种群、不同阶层人类的生活情况,是一处历时久长、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墓地,对研究晋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属、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省考古所侯马工作站副站长杨及耘称,南秦墓地未经过大面积普探,从盗掘情况来看,墓地分布面积很大,接下来将进一步在此墓地范围内进行全面钻探、发掘,明确墓地范围、属性,并进一步考察与周边永宁堡西周墓地、坊堆遗址、范村古城等遗存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开展对晋国、杨国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探讨。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