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是汉语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言,全国上下,包括西南、东北官话,四川话,中原官话,河南话,胶辽官话,大连,青岛,黄晓明在本届春节晚会上使用的青岛话,就是其中之一。 汉语自然也是一种官方语言,因此,河南人讲,山东人讲,四川人讲,一般都能理解;而且,广东的,江西的,浙江的,福建的,没有经过特殊培训的人,根本就听不懂。 汉语的各种方言,有的时候差距要比其他国家的不同(例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要大得多,ISO将汉语划分为闽东语,晋语,国语,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汉语,一个民族,一个民族。 总的来说,北部的方言是普通话的一种。 相对来说,北部还算团结,南部的话则要稍微繁杂一些,这也是合乎人性的,因为南部的地形要比北部的要复杂得多,又有高山大河分割出一个个亚板块,因此也就有了“大方言区”。 不过,从这十五种文字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只有山西是一个例外,那就是山西方言,也就是晋方言中的一个分支,山西,是整个中国北部,惟一一个没有被普通话分割开来的省。 在整个北方的汉语区域之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区域,那就是“晋语区”。 怎么会这样?山西有何特别之处? 事实上,山西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从下面的数据就可以看出,首先,陕西是地底文物,山西是地面,山西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从元朝到现在的。第二,汉族在山西所占的百分比为99.71%,居世界之首(江西为99.73%)。 山西应县木塔群,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木质结构 这是什么意思?你们想啊,古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陕西,河南,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都遭到了破坏,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可是山西,竟然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为什么? 这与山西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关系,山西是我国最闭塞的一个,山西被称为“两山一河”,即太行山与吕梁山,从西北向西南分别是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长治,晋城,阳泉,寿阳,襄垣,黎城,阳泉,寿阳,襄垣,黎城等。 山西最好的地方是那些被群山环绕着的平原 正因为如此,山西在古代还是很安全的,所以,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受到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所以,它也被认为是“储存人口”的地方,比如洪洞大槐树,就证明了山西是最完整的一个省,每当战乱时,当地的政权就会把大量的山西人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帮助当地的发展,在南方也有一个与之相似的省:江西。 洪洞大槐树,坐落在中国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部2公里的贾村西部大槐树公园,是明朝时期一个重要的外来人口聚居地。明朝的时候,很多山西的流民都被聚集在这里,接受了户部的调查,然后被送到了别的地方。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永乐15年的50多年里,山西共有18批人迁入,包括明朝10批、明朝8批。他们先后迁徙到了北直隶,河南,山东,南直,湖北,陕西,甘肃等行省余个州郡。 也正因为如此,山西才会成为北方“独树一帜”的地方,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让山西的语言成为了整个北方地区最独特的语言,不过,山西也在汉语之中,对于“山西话”的划分,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论。 有些晋话与其它普通话具有高度的共通性,历来被认为是普通话的一个分支。但最近几年对晋语的研究发现,吕梁片,并州片,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三四十年来,一些晋语区的一些学者根据晋语的发音特征,认为它是从普通话中分离出来的,但一直存在着争论。 “晋语”的分布区域,受现代“走西口”等因素的冲击,晋语已超越了山西,在内蒙古和内蒙古西部,河北省的西部和西北部,河南省的黄河以北的西部和陕西省的北部,都说着晋语。 首次从普通话中分离晋语的是李荣,他以山西省及毗邻的入声系为基准。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晋文第一次被纳入了《中国语言地图集》,而在年度ISO-3国际语言代码的制定过程中,ISO也将晋文纳入了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