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哥 渔穑草民 “室哥”是洪洞土话里对妻兄的称呼。这一称呼主要用于背称,可以他用也可以自用。比如,“张三呆是王礼午的室哥”,“你不是认得张三呆么,他是我室哥”。王礼午真要跟张三呆会面,王礼午断断是不会以“室哥”称呼张三呆的。他会随着自己的妻子“哥”长“哥”短地跟张三呆说话。当然,也可能“喂”一声拉倒——这种情况下,王礼午十之八九原来与张三呆是连手,是一伴里(洪洞土话,相当于发小),因为娶了张三呆的妹妹,关系更深了一层,嘴巴却有些张不开,没法更甜了。 与“室哥”相随的,自然是“室嫂”了——“室嫂”也主要用于背称。相比较而言,“室嫂”的市场比“室哥”大一些,因为“室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大舅子”。与“大舅子”成群结伙来的有“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都是对妻子娘家姊妹的称呼。在洪洞土话里,这些称呼基本上都用于背称。 为什么将妻兄称为“室哥”呢?这与“室”有关。“室”在古代建筑上指的是堂后的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升堂入室”的“室”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室”也指家,并且派生出妻子、娶妻、以女嫁人、男女同房等相关意义。“大舅子”与妹夫是因为姻亲而形成的近乎兄弟的关系,“兄”前贯“室”以做修饰、限制,反映了汉语的构词特点。 洪洞也经常有人将“室哥”戏称为“拾哥”。有的人提起对方的“室哥”会不厌其烦地拆解为“你那拾来的哥”,以博一笑。把“室哥”故意曲解为“拾哥”,不光有趣,而且似乎有几分道理。“摘果子不端园子”,是洪洞人摘女亲的基本态度。“室哥”因嫁妹而得一弟,妹夫因娶妻而得一兄,对于双方而言,不都相当于“拾”乎?这“拾”来的哥哥,有别于“亲哥哥”,不是“干哥哥”,但确实是哥哥,于是以“室哥”呼之。 遍观周边县市,近如霍州、古县,远如万荣的中原官话方言中都有“室哥”,而清徐、兴县等晋方言区里则称“大兄哥”“妻哥”,当然,清徐、兴县人也称“大舅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