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洪洞微资讯ID:htwzx

每日分享洪洞新闻动态、洪洞民生、洪洞商讯、发布洪洞县最新时政新闻、最权威的政府声音、弘扬洪洞正能量。

外地人常说洪洞话忒土、难懂,我说洪洞话不是“土”而是“古”。洪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也造就了洪洞人的语言。比如洪洞人说拿东西叫“荷”,古人就这么说。东晋诗人陶渊明(湖北人)的田园诗中就有一句“带月荷锄归”,不就是在星月下拿着锄回家么!还有唐朝诗人白居易(太原人)的《观刈麦》中有“妇姑荷箪食”一句,就是妇女姑娘们拿上饭食送往田间。洪洞人说懂不懂叫“解”(xie),也是古音。记得我们上学时,同学们常说“解不下”,外地老师听不懂,说“又没叫你写,写不下就好好听”。他不知道“解不下”就是“不懂”。还有洪洞人把看叫做“睚”(ya),康熙字典注解为“举目也”、“目极也”,不就是看吗?只是现在外地人不说了,就“少见多难了”。洪洞人说昨天是“Ye?eY”也不土,实际上就是“夜来”的变音,古语就是“昨天”,如古诗中有一句“夜来南风起,小麦复垅黄”,就是昨天刮了一场南风,满地小麦都黄了。你不能说成夜里刮了场南风,小麦都黄了。还有洪洞人说上街闲逛叫“xue”,就是“踅”,也是古就有之,并不土。字典里对“踅”的注解是“在街上来回走动”不就是逛街吗?总之洪洞话中保存了许多古语、古音,现在人不用了就觉得难懂,但它不“土”。如海(hai)、车(ca)、孰(shu)、柏(bo)、百划(baihuɑ)、掂掇(dianduo)、炮(bao)……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洪洞话难懂,不全是因为“古”,还有些是读变了音造成的。比如过去灶台上放碗的家具(现在不多用了),洪洞人叫“碗圪八”,实际它是“碗搁板”的变音。它上面过年时贴的条形年画(现在也不多见了)叫“不林子”,实际上它是“布帘子”的变音。还有春节时门脑上贴的剪纸,洪洞人叫“挂楼签”,其实它该叫“过路钱”。它和门神、对联等都是对付鬼的,说变了音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意义了。还有小孩子们玩耍时,几个人要分组采取边伸手边唱“手先手背,兰线高位”。实际上它应该是“手心手背、来选各位”的变音。孩子们代代相传,从来没人教过是哪几个字,该怎么念,就成了令人费解的“手先手背,兰线高位”。现如今这种事情还在不断发生。如人们常说“谁谁家的房子是橡胶顶的”,实际上应该是“现浇顶的”,由于一些人不懂得现代建筑屋顶有两种方式,即“现浇”和“予制”,只听其音,“现浇”就成了“橡交”。前些时邻居老太太对我说“电视里隔壁母亲好哩”!一下就把我“隔壁”住了,想了半天才明白她说的是“戈壁母亲”。因其不识字,只听其音,就把“戈壁”变成了“隔壁”。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误传不能不提,就是洪洞人说上厕所叫“解手”,这是不对的。它应该是“解溲”,“溲”字在字典里注解为“排泄粪便,或特指小便”。“解溲”变成了“解手”,就是只说其音不讲其意,上厕所和“解手”本无联系,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人就把它和移民连在一起,还成了典故。我们知道明朝洪洞移民六七次,人数达十几万,移地十几省千万里,难道真是捆了手移走的吗?绝对不是,史料记载都是动员加强迫,并发放川资、安家费等移走的。既然移民都不是捆了手押走的,也就不存在什么“解手”。要硬说移民是捆了手押走的,那也应该是移到他乡的人才该说“解手”呀!洪洞当地人又没被捆手,说什么“解手”呢?敝人老家河南沁阳祖上就是从洪洞移去的,那里人并不说“解手”呀!显然“解手”就是“解溲”的变异。有些地方还把厕所牌制成“解手处”,实为笑谈。这种只说其音不讲其意的例子还很多,前几天,见一饭店门匾上写着“铁锅门XX”,实在令人费解“铁锅”和“门”有什么关系呢?“铁锅门”又是什么意思呢?仔细想来,它应该是“铁裹门”,年轻人没见过。过去洪洞城内有几家的大门是铁裹的,那都是过去的“票号”和“当铺”。为了安全,把门框、门都用铁皮裹上,并钉上密密的蘑菇铁钉,只说其音,就成了“铁锅门”。如果这样传下去,时间长了,其意怕就再也搞不清了。还有什么“木念床单”,“饽糕”、“麻托”、“嫂子面”等,都是只传其音,不讲其意造成的,希望人们不要轻易杜撰闹成笑话。

总之,洪洞人应该清楚我们的语言特点,坚持对的,纠正错的,不随便杜撰,让世人都听明白,不是更好吗?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订阅与交流

?回文章顶部,点“洪洞微资讯”进行订阅或者点击“原文阅读”(推荐)

?搜号码:htwzx或搜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