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择饭(céfan)抑或“害娃娃” 文/苏承慧 ?洪洞土话里有“择饭”(读为:céfan)一词,指的是早孕反应中挑剔饮食的行为,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喜食酸物等。早孕反应还有其他一些表现,比如头晕、乏力、胃胀等,但这些都不属于“择饭”的范围。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正常人的饭时、饭量都基本固定,出现异常必定有因。早孕的妇女在体型上不会有太大变化,至于头晕、乏力、胃胀这些内在征候,当事人清楚,毛脚丈夫纳闷,“不足为外人道也”,甚至公公婆婆都不得知晓。吃饭方面的变化,那是没有办法掩盖的。不要说瞒过家里人,要想瞒过饭时分过来踅门的隔壁老王都做不到。瞒不住人,就说到明面上,于是洪洞土话里就有了“择饭”。 “择饭”的“择”在洪洞土话里读为“cé”。乔全生先生认为,洪洞土话里的声母“c”只有对应着普通话里的声母“c”“ch”两种情况,比如“醋”“产”。其实,洪洞土话里的声母“c”还对应着普通话里的声母“z”。比如“杂”“在”“躁”在洪洞土话里的声母都为“c”,在普通话里都为“z”。“择饭”的“择”、“择菜”的“择”不过是很普通的例子罢了。自然,“择菜”在普通话里的读音为“zhái”,意义完全同于读“zé”的时候——这只是一个人为的特例。 “择饭”不同于偏食、挑食,虽然它们的起因都不外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择饭”一方面有生理原因,另一方面可能受到孕妇母亲“我怀你的时候就择饭得厉害,天天看能把胆汁吐出来嘛”的话的心理暗示。偏食、挑食,更多是心理影响导致的畸形习惯。比如,有的孩子不吃莲菜,原因是大人跟他说过,莲菜里边的孔是虫子爬过以后钻出来的。孩子想一下虫子圪蜒圪蜒的样子,就不吃莲菜了,不管再有谁跟他说,莲菜里边的孔是天生的。有的人偏食更奇怪,炒的猪肉片坚决不吃,猪肉馅饺子吃得超级香,但要有人告诉他,“今天的饺子馅里有猪肉”,又马上放下筷子不吃了,一顿好饭就给耽误了。有时候,想一想,也挺可怕,遭了非常严重的年成,真正挑食、偏食的人的存活率可能低于正常人——还是不挑食、不偏食的好。关于偏食、挑食,洪洞土话里似乎没有特殊的词汇,常常用复杂一点的结构来表示,比如“吃饭上挑拣头大”,“这不吃,那不吃”。 跟“择饭”相近,还有一个词,“择食”。跟在“择”后头,“饭”“食”基本一样。在现代汉语里,“择食”只留存在成语“饥不择食”中,属于古代汉语的孑遗。在方言中,“择饭”“择食”都还在使用中。“择饭”的情况不说了,“择食”则活在粤语的广州话里,是偏食、挑食的意思。 洪洞土话的赵城方言片区里似乎不说“择饭”,而说“害娃娃”。“择饭”立足于孕妇的表现,“害娃娃”立足于征候背后的原因,都符合造词规律。“择饭”不只有洪洞人才说,我们的邻居汾西人也说。至于“害娃娃”,也不为赵城方言片区所独有,像中原官话的新疆吐鲁番话、晋方言的山西榆次话、兰银官话的新疆乌鲁木齐话里都说“害娃娃”。 我小时候生活在洪洞方言片区,知道“择饭”,不知道“害娃娃”。工作单位在赵城方言片区,很长时间也不知道“害娃娃”。隔壁单位的门房是赵城人,挺勤谨,在门房附近开辟了一块菜地,专门种丝瓜,每年夏天都藤壮叶茂瓜繁。一天,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妈路过的时候忍不住手痒,就到架下去摘丝瓜。夏天么,大中午的,屋里暗,外头亮,亮处的人看不见暗处的情况,亮处的情况在暗处的人看得一清二楚。就在大妈的手就要挨上丝瓜的刹那间,发自丹田的一声断喝轰然响了起来:“你害娃娃呢?摘一回不行还摘二回哩!”大妈落荒而逃——我从这儿知道并记住了“害娃娃”,不知大妈记住没有。 插图摄影:李峥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