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程少为挂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4/

近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建设绿色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加大对环境资源犯罪的打击力度,但仍有少数不法分子罔顾国家法律,在利益驱使下擅自非法采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近期,洪洞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采矿、破坏环境案件。

案情回顾

年至年期间,被告人黄某某在其承包的土地范围内,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多次开采土砾石出售给他人,共计开采土砾石5.3万方,非法获利24万余元。经相关部门认定,黄某某非法采矿区域属于天然河砂,河砂为天然石英砂,属于矿产资源分类中的非金属矿产,被告人黄某某所开采土砾石价值42.4万元。

为回填其非法采挖土砾石遗留的大坑,被告人黄某某在不具备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情况下,采用填一层粉煤灰或煤矸石就盖一层土的方式进行填埋,倾倒固体废物总重约28.6万吨。黄某某因挖沙和倾倒掩埋固体废物所造成的公私财产损失约为.4万元。

洪洞县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黄某某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以被告人黄某某犯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以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法官释法

非法采矿罪,是指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存在规定的特定情形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采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往往是无法修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生态环境就是守护民生、守护未来。洪洞县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司法职能作用,进一步依法严惩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为守护洪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供稿:刑事审判庭

文字:郭卓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