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和“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洪洞大槐树数百年来,临颍县民间一直流传着明朝初期山西省洪洞县迁民的故事。早在元朝末年,中原大地水、旱、蝗、兵灾不断,百姓家破人亡,饿殍遍地,许多村庄成了无人区,当时临颍全县仅剩千户人家。而山西借河山之险要,却风平浪静,社会安定,人口稠密。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刚建立明朝政权的朱元璋采取移民垦荒措施,从人丁兴旺的山西大规模迁往地广人稀的东部地区。当时洪洞县的人口最多,移民首当其冲。当时无论所迁之民家居何处,却要先集中到洪洞县贾村广济寺旁的大槐树下,统一办理迁移手续,发给凭证路费,然后扶老携幼,踏上漫漫迁徙路。当故乡从视野中模糊不清时,广济寺左侧的大槐树和树顶上的老鸹窝便在人们心中不谋而同地成了泣别故乡的标志,并将迁民史传诸家人后世,延续六百余年至今。据史料记载,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涉及到了十八个省的四百九十多个县市的八百八十二个姓氏。山西是人口稠密之处,而当时的洪洞县又是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担负民众外移自然首当其冲。当时被迁徙的每家每户来说却都是莫大的悲哀。明统治者定出的移民条律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者还不能同迁于一地,好好的一家人便被拆得七零八散。同姓同宗者为了和亲人迁到一处,不得不改姓。有的因恋家而半路逃跑,被追回后要受残酷的惩罚,有的被割去耳朵,有的在脸上用刀划成标记。如此所受的心灵上的摧残、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在被迁徙者心中几十年,甚至以后的几代人心中都难以弥合。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