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江苏省在网上以"内斗"出名,下面的县级市往往不太认同所属的地级市。当地人介绍自己时,通常只说自己是某某县人,不会提所属的地级市。比如东台人从来不说自己是盐城的,兴化人也从来不说自己是泰州的,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提到老家在哪,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祖上是苏州人。要是家里有族谱,翻开来一看,准能发现祖辈从苏州搬出来的记录。至于为什么要离开苏州,现在的人可能说不上来。其实这事得从明朝初年那场著名的"洪武赶散"说起,那时候很多人被逼着离开了苏州。

“洪武赶散”指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初期,将江南地区的百姓迁移到苏北的历史事件。关于朱元璋为何要推行这一大规模移民政策,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宋元时期的连年战乱导致江淮地区人口锐减,朱元璋为了恢复人口平衡,才下令将江南人迁往江淮;也有人认为,朱元璋是因为痛恨平江百姓支持张士诚对抗自己,才用移民作为报复手段。尽管原因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确实下令将人口迁往苏北。

要是你打听苏州人的老家,大多数人都会提到阊门这个地方。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说?有人解释说,以前从苏州迁出去的人大多是从阊门出发的,所以就有了祖籍阊门的说法。不过,这么多人自称祖籍阊门,这个说法似乎也有点经不起推敲。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外地人,肯定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如果人数超过了本地居民,他们的文化就会取代当地文化。但现在这些地方并没有出现吴文化取代本地文化的情况,所以不可能所有人都来自阊门。

关于祖籍阊门的说法,很可能是由于战乱导致家谱遗失,后人在重修家谱时,为了统一意见,就选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地方作为祖籍地。这种做法跟网上流传的祖籍洪洞大槐树、麻城孝感乡、江西瓦屑坝等说法本质上是一样的。

阊门靠近京杭大运河,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在古代主要依靠水路运输的时代,从江南前往江北,阊门无疑是最合适的起点。时间一长,不了解历史的人就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祖籍所在地。

虽然这些人搬离了苏州,但他们还是保留了一些老家的风俗和说话方式。像他们提到"上苏州",其实就是做梦的意思。以前听大人说菜太咸了,就会说"咸了上苏州",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咸了就要去苏州,现在才懂,原来是在梦里回到故乡。

像“解手”这个词,原本是指上厕所。据说在明朝洪武年间,为了防止百姓逃跑,官府把他们的手绑起来。要是有人想上厕所,就得说“我要解手”,时间一长,“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说法。再说“祖父”,普通话里都叫“爷爷”,但在盐城有些地方叫“diadia”,和苏州话里的“阿dia”差不多。

洪武年间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向北,主要集中在扬州、淮安和盐城三个区域。西边的边界是京杭大运河,如今这一片地区包括扬州、邗江、江都、泰州、姜堰、泰兴、高邮、宝应、淮阴、淮安、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盐城、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新浦、东海、灌云等地。

根据方言和其他相关资料来看,他们主要聚集在姜堰、兴化、泰兴这三个区域。而像响水、滨海、射阳、大丰这些位于范公堤以东的地方,其实是后来第二次或第三次迁移时才有人定居的。因为在明朝初期,这些地方还是一片海域,根本没有陆地存在。

究竟有多少人参与了这次大规模迁移?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这次迁移涉及约60万人,涵盖了70多个姓氏。现在,苏州阊门的明大迁徙陈列馆里,依然展示着这些家族的姓氏,其中一些主要的姓氏包括:

余、崔、康、毛、黎、钟、田、胡、邱、秦、江、史、罗、王、林、梁、宋、郑、谢、张、刘、贺、武、乔、白、谭、陈、侯、熊、顾、尹、易、万、杨、雷、汤、常、邵、孟、任、吴等姓氏。

“洪武赶散”这段历史在《明史》里找不到,但在一些地方的县志和家族族谱中却有不少记录。

根据民国时期的《阜宁县新志》记载,当地居民除了本地原住民,大多数都是从苏州迁移过来的。

根据民国时期的《泰县志》记载,在明朝初期,有几大家族从外地迁到了泰县,其中包括来自姑苏的刘氏家族、苏州的葛氏家族以及徐氏家族。

据民国时期的《泗阳县志》记载,该县的翁姓、胡姓、倪姓、毛姓、蒋姓、席姓、唐姓、吴姓和朱姓家族,都是明朝初年从苏州的东洞庭山、昆山、吴县的枫桥以及句容等地迁移过来的。

在乾隆四十四年的《新安镇志》中提到,明朝嘉靖时期,来自苏州阊门的周家、无锡的惠家,以及刘、管、段、金等家族,来到现今的灌南县,用插草的方式标记土地,宣称这些地方归他们所有。

咸丰年间《施氏族谱》中陈广德写的序言提到:我们兴化这一支的家族,大多是从苏州迁来的。白驹场的施耐庵先生,在明朝洪武年间先是从苏州搬到兴化,后来又从兴化移居到了白驹场。

民国时期的《黄浦吴氏宗谱续序》中提到,由于改朝换代的动荡,家族从苏州搬到盐城,定居在射湖南岸,并将那里命名为吴家坞。

所以,要是你老家在苏北,家里长辈说祖上是从阊门搬来的,而且你的姓刚好也是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那基本上可以确定,你的祖先就是从苏州阊门迁到苏北的。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