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目前褚姓的第一大省为浙江。浙江、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是褚姓的主要分布区,五省褚姓大约占全国褚姓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河北、湖北、上海、山西等省市。人口约四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左右。 褚姓来源于地名,《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王宿于褚氏。另《左传》有载洛阳县南有褚氏亭,《后汉·郡国志》洛阳有褚氏渠。史籍认为周有褚地,当地人以地名为姓,称褚氏。 褚姓源于子姓,宋恭公子段封地是褚,“其德可师”号为“褚师”,被尊称为褚师段,其后人以封地为氏,称褚氏。 褚姓是褚师氏的简称。春秋时期诸侯国有官吏褚师,后人以官职称谓为氏。褚师,亦称市令,是春秋时期周王室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负责掌管集市和贸易,兼有今商务部长和工商管理局局长的职能。在褚师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褚师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褚氏,世代相传至今。 无论褚姓源于地名还是官职,其发源地都在河南境内,历经战国而至秦汉,褚姓一支徙迁兰陵,一支移居颍川。晋朝时褚氏族人就任各地官员,徙居豫章、武昌。唐太宗时褚亮受封阳翟县侯,其次子褚遂良贵至宰相,封河南郡公,是故此支后人有回归河南阳翟的。 褚姓除此支外,还有一支在汉时徙居钱塘,一支徙居苏州。钱塘褚姓与河内同祖,汉末,褚盛为盐官,因居由拳(今浙江嘉兴南),其子褚泰,出仕吴国,封钱塘临平侯,遂定居。 隋唐以后,褚姓有人南迁于福建、广东、江西。 明初,山西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江苏、安徽等地。 清代,褚姓遍及东北、西北、西南之地。如今,褚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辽宁为多。 历史上,褚姓名人有西汉时的史学家褚少孙,博学多才,曾对司马迁的《史记》做过补写工作。唐朝褚遂良,官至宰相,声名显赫,其书法造诣高超,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 褚姓人口总数不多,但褚氏族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星光熠熠,在不同的领域当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着自己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