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长安街知事发现,生态环境部刚刚挂牌不久,就接连通报了江苏、安徽、湖南、河北等地存在的多起污染问题。 从通报情况看,不少案件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环保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违法企业弄虚作假,出具假证明。 山西三维违规排污:4月18日,临汾市公安部门刑事拘留2名涉案人员,行政拘留2名涉案村干部;纪检监察机关对洪洞县赵城镇环境监察中队队长范晓震采取留置措施。4月20日,临汾市首批对15名相关责任人作出免职、停职检查处理决定:按程序免去解高民洪洞县委副书记、县长职务,王新森县环保局副局长职务,刘俊刚县环保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副书记职务,商义县水利局副局长职务,周福耀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职务,陈亚俊堤村乡环境监察中队队长职务,韩军赵城镇国土所所长职务;对副县长徐玉,县环保局局长郑国龙,县水利局局长黄小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王秋平,赵城镇党委书记杨瑞平,赵城镇镇长石晓峰,赵城镇纪委书记杨永敏,赵城镇副镇长张雷作出停职检查决定。 在其他几起案件中,一些领导干部或已被问责,或已被纪委立案。生态环境部表示,对于在督察整改中得过且过、敷衍应对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以看得见的成效兑现承诺,取信于民。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此前明确表示,紧盯领导责任落实将是今后中央环保督察的方向,将紧盯党委政府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奔着问题去。 未来3年,中央环保督察将实现新一轮全覆盖。监督只会越来越严格,问责只会越来越严厉。 看看最近环保部频繁通报,对违法违规排污企业不留情,对相关渎职人员追责更不留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