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历山脚下的百岁寿星

—记洪洞县万安镇南步亭村

百岁老人吴娇莲

地处历山脚下的万安镇南步亭村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王福记是该村连任三届的村委主任,对村里的人和事如数家珍般熟悉。他告诉记者说:“百岁老人吴娇莲的儿媳张玉凤一直是我们村里表扬的好媳妇,年年都上好人榜,要说百岁老人吴娇莲的长寿秘诀,我认为就一句话:孝顺媳妇寿星婆”。

今年70岁的张玉凤,是一位退休教师,曾担任过南步亭学校校长,其丈夫王国柱,今年也是70岁,中共党员,年轻时当过兵,后在乡镇企业局陶瓷公司退休,近10年来二人在家一直负责着母亲吴娇莲的生活起居,据老人的儿子王国柱说,他与妻子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吵过架,母亲与妻子也没有吵过架,而且妻子伺候母亲胜似亲女儿,母亲每天早上9点准时起床吃饭,中午12点午休至2点,晚上看电视10点前准时休息,三顿饭食料大致是:一天一小包平遥牛肉、两个鸡蛋、手烤饼子管饱,晚上以稀饭+牛肉就餐。当然,老人牙咬肉不行,牛肉是蒸熟了,分成了肉丝,再放到碗里与稀饭一起吃,有时候到饭点了,老人还在睡,张玉凤总是等婆婆醒了才端饭,其间饭菜往往由热到凉、凉了又热,从不发脾气。

吴娇莲老人现在与儿子王国柱和媳妇张玉凤住在一起,其住房为窑洞,是过去万安烧水缸的旧瓷窑改制而成的民居,大概深10米,冬暖夏凉,很适合老年人养生,在采访时屋里的光线不太好,为了取得一张好照片,我征得其家属同意,才把老人住的窑洞的窗户打开,老人正好坐室内的炕上,面向窗外,老人脸上一片灿烂,为了给照片增加一些生机,我又在院里的杨树上折了一枝带绿叶的小树枝,轻轻地交到老人手里说:“姨,你就把树枝当做鲜花放在胸前照个相”,吴娇莲老人心神领会,手捧绿叶,笑容可掬,就这样一幅生机盎然的养生照片在闪光中定格了。

百岁老人吴娇莲的儿媳张玉凤说,母亲娘家原籍是洪洞城西屯里村,因家穷不识字,加上以前农村文化比较缺乏,母亲没啥爱好特长,除了喜欢看戏之外就是劳动,86岁以后在家人的劝说下,才渐渐地不下地劳动。80岁之后每年夏收还拾麦斤,特别是有一年夏收时天涝小麦卧倒了,况且旱地收成不好,机子无法割,家里人都说不要了,想不到全家四亩地的麦子,母亲一个人偷偷地用了10天时间就用手拔了回来,母亲的勤劳壮举,当时在村里就是一大新闻,至今还是一些老年人教育子女津津乐道的话题。

“母亲除了种庄稼、拔草、养猪也是个能手”王国柱说,自己从上学到初中,甚至到上完洪一中,都是母亲养猪卖钱供下来的,如今他回忆起来还记得很清楚,当时洪一中的录取通知书下来,学费没有着落,还是跟上母亲拉上猪在万安集市上卖了,直接拿上卖猪钱步行到洪一中交的学费,他说,仅凭这一点,母亲是伟大的。如果不孝顺,就愧为人子。在其倡导下,妻子似乎比他做的更好,他自己说我孝顺就是靠嘴说,具体都是要妻子来干,张玉凤说:“我妈就是替我婆家生了个女,我与婆婆的感情太深了”,据了解,王国柱年轻时参军,两人订婚时,还是婆婆吴娇莲和儿媳张玉凤两人先见面谈的,似乎从那时起,就命中注定了寿星婆婆孝顺妻的格局,婆媳已穿越亲情,达到了胜似母女的关怀,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得到了传承,如今孙子辈对奶奶更孝顺,凡是孩子们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张玉凤和丈夫总说,先看看奶奶再给我们说话,每逢此时,孩子们就会围住老寿星吴娇莲全身按摩,有捏脚捏腿的,有捶背捶腰的。其儿媳张玉凤说,虽说孩子们的按摩技术不太专业,但起码会给老人活动筋骨,起点精神作用吧。

图文/张天鸣

来源:槐乡大地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