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现在哪里就诊 https://m.39.net/disease/a_9363017.html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台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起源源流 杨姓源出主要有: 1、 源自姬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2、源自扬姓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得姓始祖 杨伯侨,又名文实,献公之弟。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伯侨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谥贤敬。 人口分布 杨姓在我国的人口分布广泛,尤其在四川、河南、云南等省份有大量人口。据史料记载,宋朝时期,杨姓大约有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为宋朝第7大姓。明朝时期,杨姓人口增加到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6大姓。 当代,杨姓总人口已超过万,为全国6大姓之一,约占全国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这五省又集中了30%。四川为当代杨姓第一大省。 海外分布 杨姓向海外比较大范围的移民,是在元末以后,尤其是在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这是中国南部特别是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的杨姓人士向海外迁移的发轫时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天灾人祸而向海外谋生的。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一带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郡望堂号 郡望主要有弘农郡、天水郡、河内郡等。 杨姓的主要堂号有: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孔庙堂、光裕堂、赐书堂、崇本堂、清白堂、务本堂、绍兴堂、瑞本堂、绍先堂、河东堂、栖霞堂、秦和堂、鸿仪堂、安阳堂、鸿山堂、新杨堂、道南堂、信海堂、北山堂、洪洞堂等。 弘农堂:弘农,地名,古为陕西之弘农县,今为陕西之华阴县,是杨姓先人杼公兴旺发祥之地,以望立堂。 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故而得名。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拒绝行贿者时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后世遂以“四知”为堂号。 宗祠对联: 三公泽世;四杰传芳。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 关西世第弘农郡;河内家声光裕堂。 程门立雪尊师道;孔圣传家立美名。 三相才华齐凤阙;千金诗赋重钟山。 祠开苕左新门第;村纪关西旧世家。 关西孔夫子,英雄人物宗风范;北宋杨家将,文武衣冠祖庙光。 历史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杨姓历代名人名,占总名人数1.7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八位;杨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数2.02%,排在第六位;杨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的1.96%,排在第十位;杨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12%,排在第十一位。 杨姓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贡献和成就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杨姓历史人物:杨坚、杨广、杨震、杨修、杨行密、杨玉环、杨业、杨万里、杨秀清、杨虎城、杨振宁等等。 (图文资料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