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救助计划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3/5782275.html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列游记第71篇:山西洪洞关帝庙(兼谈苏三监狱)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年6月4日 一曲《玉堂春》,唱尽多少恩怨情仇。 我手里有本八十年代的旅游地图册,那时的洪洞县,还找不到大槐树的影子,苏三监狱也还叫明代监狱,大概是当地开发旅游最早的尝试。随着当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槐树”厚积薄发,如今已跻身5A景区行列,成为洪洞乃至整个山西之翘楚。“监狱”这边自也不甘寂寞,景区搞起来,把苏三的招牌往外一挂,那名头必须是可以的。毕竟在洪洞留下最深烙印的,除了大槐树,就当非“苏三”莫属了,亦或在许多人心中,二者顺位相反也犹未可知呢。 苏三漫画这景区出名归出名,不过级别就稍微寒碜了一点,呵呵,只有2A级。实际上它包含了两部分,除苏三监狱之外,把本文真正的“主角”——关帝庙也拉入了伙。但这又算是啥名头呢?别着急,冯梦龙老爷子早已给安排明白,就作“苏三还愿处”便好了。我们在洪洞下榻的酒店与此极近,晚饭后我便溜达出来一探地形,当然,此时景区早已打了烊。夏日天长,到关爷楼时,尚有一丝暮色,待绕到苏三监狱时,仰头唯见月色清冷,但监狱大门在路灯的映照下色调颇暖,那种森然之氛却是无从感知了。 月光下的苏三监狱正门关于苏三的故事,在洪洞传得是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人连“苏三档案”都见过。那苏三究竟是否真有其人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早有前人加以考证辨伪,如王定南先生(受高层boss委托调研苏三故事的)的《从苏三故事说起》便是其代表。此文最后甚至激烈地放出结论说:大家都是信仰唯物主义的,现在为了钱用虚构的传说当真事去办,以后难免成为笑柄嘛。王先生的考证也许相当完美,但最后这个结论却是错了——因为我们真为钱这么办了,而且也没人把它当笑柄。 时代在发展,这也是无可厚非。讲真,若不是扯上苏三这个噱头,这景区的游客估计不会超过现在的十分之一,换做是你,又会如何选择呢?我又想到有位王延龄先生曾说:这本就是个文人笔下的小说故事,为他们去大翻家谱查考倒是画蛇添足了。我当时读到此处,深感此论之精辟。搁在当下,您信则有,不信则无,随自己喜欢的就最好,实无相互嚷嚷的必要。话虽如此,但队还是要站一个,我是不信的,哈哈。 苏三监狱内景对我来说,这所谓的苏三监狱,与花果山水帘洞、雁门关萧峰跳崖处之流无甚本质不同。文化才是它们的立身之道,历史倒并不是最主要的,至于其本身的文物属性(其实苏三监狱本身也是省保,是货真价实的古迹),说是个附庸或也未尝不可。自然,这噱头对我来说也并无太大吸引力,最终却还是去了。因为关帝庙不单独售票啊,必须得买40元的景区联票才能进,转念一想苏三监狱好歹也算是个著名打卡地,去转一圈也无妨了。但它无疑是名大于实的,更没啥好的视觉效果,班房游在两分钟后便草草收场,说起性价比,可比广胜寺差远了。 关爷楼正面列位看官,请原谅本篇有些喧宾夺主了,现在即火速往关帝庙赶场。洪洞关帝庙,是一处建筑布局颇独特的古建,一座高耸的关爷楼探出头来横跨马路,关帝庙整体则似呈一个倒着的“凸”字形状,入口在其“左肩”处。进门后即顺了一份宣传资料,回来后仔细研读,毕竟是由洪洞县博物馆捉刀,文字翔实严谨,着实省了我许多考证时间。据《洪洞县志》载,洪洞关帝庙重建于元成宗大德十年(年),其显然是早已有之,只是元以前的历史失传了。而自元代重建后,历代迭有修葺,格局渐成如今,此节也无需再赘述。 横跨马路的关爷楼(东面)洪洞关帝庙戏台洪洞关帝庙正殿洪洞关帝庙现仅存一进院落,空间显得很局促,与去年去过的大同关帝庙相差多矣,也只能是做个五分钟的到此一游。院内四边,戏台与正殿南北相对,东西则是厢房,除两角的钟鼓楼外,却也只有正殿是货真价实的古建,余皆为近年重建的。正殿内颇古朴,是秉持元代风格的明代木构,关公身着绿色锦袍正坐其中。我是逢关必拜,遂近前礼敬不表。 正殿内景年重塑的关帝像这里作为原著中的“苏三还愿处”,总也得弄点与苏三相关的东西来。于是在西厢房,布了一个“正说苏三”展厅,对苏三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当然还是值得一看。斯是陋室,里面的东西却琳琅满目,各种历史文献、明清诉状、刑具模型、照片等等,完整的剧情链条,应有尽有。有那么一刻,我恍惚间竟觉得这些是真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东厢房的洪洞旅游产品展示厅则未开,此处遂已无甚可看。在离开关帝庙时,我忽然觉得,自“苏三”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从不曾离了洪洞县,她是真真的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了。耳边,又仿佛响起了《苏三说》的调调——过往的君子请你听我言…… 前文链接: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山西洪洞商山庙 静思斋于岳 年7月4日 有底蕴、有干货、有价值、可信赖的历史文物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