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9/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qwzj/

探访三秦四至之极东家在黄河拐弯处

李晖/文

对于陕西省最东端在什么地方,从地图上肉眼来看,可能会有好几个答案,有人会以为在潼关,也有人会以为是商南。其实,陕西最东端在府谷县黄甫镇段寨村,陕西省最早沐浴阳光的地方。

陕西省南北跨度近公里,东西跨度近公里,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重庆8个省市自治区接壤,是我国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

记者根据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的数据,确定了陕西省最东位于府谷县黄甫镇段寨村,最南位于镇坪县华坪镇渝龙村,最西位于宁强县青木川镇长沙坝村,最北位于府谷县古城镇王家梁村。金秋时节,记者驱车数千公里,实地走访了这四个极点,用镜头记录那里人们的生活,与大家一起分享最美的秋日。

黄土高原上的奇景

9月15日6点30分,天气晴朗,太阳从黄河东岸的山峦背后一点点升起来,首先照亮了黄河西岸岸边不远处一座庙里的十多米高的柏树树梢。当地人说,这棵古柏树少说也有年的历史。

黄河在段寨村这里拐了一个“舌”形弯。滔滔的黄河自西向东绕经段寨村,转个弯再向南流去,绕出了段寨村余亩的“舌”形绿洲。记者本想沿黄河西岸的小路向北行进,地图上这是条捷径。但走了不远,路变成沟沟壑壑的土路,有很多重型卡车鸣着喇叭闪着大灯颠簸驶过。记者只得折回府谷县,经大桥跨越黄河驶入山西省保德县,沿另一侧的河岸向北行,这里的路况远好于对岸,行驶20多公里后又从华莲黄河大桥回到陕西。

眼前一下开阔起来,路边的山峦层层叠叠,呈现出粉红、紫红、灰白、灰绿等多种色彩。这里比丹霞地貌多彩,比雅丹地貌绚丽,地质专家称为——砒砂岩地貌,也是黄土高原所特有的地质地貌。

砒砂岩是一种松散岩层,遇水如泥、遇风成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地质和水利专家指出,砒砂岩是黄河为害下游的祸首,人们视其毒害如砒霜,也就有了“砒砂岩”之名。

在与砒砂岩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沙棘能在这种贫瘠缺水的岩土上生长繁殖,一旦成活就能庇佑其他植物一起生长,很好地改善当地水土环境。目前,许多砒砂岩地区正在形成沙棘绿洲。

村名的由来有些传奇

告别充满魅惑色彩的砒砂岩地貌,宽阔笔直的柏油路通往段寨村,路两边是高大的穿天杨。

93岁的王庭忠拄着拐杖在村口散步,他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记者从他儿子王明清口中得知,年前后这里兴修水利,搞机灌站缺劳力,他们便从神木举家搬迁过来。

和王明清家一样,段寨村的历史也是一部搬迁史。几年前,段寨村有心的村民编写了一本村志。里面写着: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大移民时,段寨村段氏先祖在山西省洪洞县城被集中派遣到陕西省府谷县焦家坪(乾隆四十八年《府谷县志·山川》记载:“段家寨,古名焦家坪”)。初迁来时,村里住着焦、王两个大家族,段氏家族在村北的黄河畔定居,大家和睦相处,关系融洽。

传说,当年村西山坡顶上有一棵高十丈、粗十尺,属于焦氏家族的榆树,树荫每天下午就挡住黄河东岸山西河曲县五门楼村的阳光,那里的村民认为这棵树不祥,千方百计要弄走它。他们派了5个人来砍树,可是砍了三天还没砍倒,无论白天砍得多深,第二天树都会恢复原样。他们便分成三组,白天黑夜轮流砍,终于用了两天一夜将树砍倒了。

大榆树倒下当晚狂风大作,黄沙漫天,接着大雨倾盆。第二天风停雨住,焦家坪村就被流沙掩盖,变得寸草不生无法耕种,村子开始破败,焦氏家族在此时逃离此地。留下来的王氏和段氏家族受流沙的影响不是很大,留了下来。人口较多的段氏家族打理起焦氏迁徙后废弃的沙地,村名也不知何时改成了现在的村名。

去黄河对岸探亲

9月14日下午,距段寨村以北7公里的墙头渡口,一艘渡船从黄河东岸的山西省逆流驶过来,船上载着两辆轿车和几名乘客。以前,段寨村也有一个渡口每天舟楫往来。现在段寨村的渡口已经不再摆渡,村民日常来往两岸就改到了墙头的这个渡口。对岸河曲县巡镇每月逢三逢八过会,吸引着段寨村的村民们赶到墙头渡口乘船过河。

关于段寨村的古渡口,段家寨村志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件:“民国28年6月28日,正逢巡镇赶集,下午三四点钟船行到河中心时遇到大浪,一个破头大浪盖在船上,船一下被水灌满,顷刻沉到河里,十多人被冲走。从此,段家寨渡口把这天列为禁渡日。”

黄河两岸的村民们生活往来密切,段寨村人的口音和生活习惯与对岸山西河曲的人差别不大。由于经常往来黄河两岸,村里的姑娘很多都嫁到了河对岸的山西河曲、保德等地。两岸的村民常乘船,到河对岸探亲。

村里很难见到年轻人

面朝黄土背朝天,当地农民过去这样生活,现在依然如此。

52岁的段战军中午时分下地干活,他从地里抓起一把带着地膜的花生秧,在筛网上磕去上面的泥土,背上已经汗湿一片。阳光强烈,48岁的妻子张秀林撑开一把伞给他遮阳。段战军今年种了7亩花生,6亩玉米,眼下是收花生的时节,女儿段新礼从西安回家帮忙。

村里有一所小学,后来由于没有生源就关闭了,现在连幼儿园都没有。村里的孩子去墙头或者黄甫镇上幼儿园,中学去府谷等地。

村主任段金飞说,段寨村有四个自然村,有户口人。但是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远嫁他乡或者外出打工,除了在周边的神木、府谷等县城,有些还去了内蒙古的鄂尔多斯、东胜等地。

85岁的段义田和村里不少老人坐在家门口,一起聊天。段义田说他家的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少说也有年的历史。这是一个明清风格的四合院。段寨村山少沟少,典型的小平原,所以和陕北其他地方不同,这里鲜见窑洞。房里砌着大炕,灶台在炕的一头。

住在最东户的外乡人

85岁的王毛女家是段寨村最东边的一户人家,也是住在陕西最东边的人家。最近,她家里住着来自浙江永嘉的外乡人,65岁的浙江永嘉人麻荣钦和他的妻子谢飞晔。

每天早上7点多钟,麻荣钦就和妻子在段寨村原来的小学教室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村里正在重修观音庙,木雕的活给了他们。说是外乡人,麻荣钦和妻子已经在府谷生活了30年。妻子谢飞晔早在年就来到府谷投靠弟弟,先是开理发店,然后是开杂货店。而麻荣钦则在年来到府谷,他靠的一手木雕手艺。后来,妻子也学会了木雕手艺,于是夫妻俩一起在府谷县的各地走乡串户干活,一干就是几十年,现在他们的孩子在上海工作,家里也有大房子,可是妻子谢飞晔说,等哪天干不动了再回去吧。她说她每次回到浙江呆不了几天就想回来,她特别喜欢府谷农村的生活,空气新鲜,食品安全,人们都很善良。

段寨村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位于陕西省的最东端,他们也对此没有过多的欣喜自豪。对他们而言,地理位置上的极点仅仅是导航仪上的两个数字,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才是他们最好的期盼。

(来源:华商报)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